《聽說桐島退社了》不起眼的小人物,讓我們一起戰鬥吧!
好平靜,好痛,又好熱血。《聽說桐島退社了》它直搗入我們一直不願意去認領的自卑心:「再怎麼努力也只能這樣。」
好平靜,好痛,又好熱血。
這部電影真的太棒了,但老實說,看完的那當下、那當下我一片空白。繼續坐著,聽完撼動人心的片尾曲「太陽依舊昇起」,電影結束。我帶著不知從何整理的思緒離席。很少、喔不、應該說是沒有,沒有一部電影讓我看完有這樣抑鬱的感覺。如果說《告白》的逆轉帶來的是一波波的震撼,那麼《聽說桐島退社了》的無聲無息帶來的是翻攪在心懸的熱血與淚水。 我走到戲院洗手間,渾身有些不暢快,心裡有好多抑鬱許久的納悶。離開洗手間的當下,在洗手台的鏡子看見鏡中的自己,看著這副德性的自己,我感覺到喉嚨有些哽咽,瞬間,鏡子裡的我,眼眶開始泛紅。鏡子裡的那個我說著:「戰鬥吧,這才是我們的世界,因為我們不得不在這個世界活下去!」
你只要當過學生,劇中每個人物角色你絕對都認識,或許也能發現某個角色就在詮釋你的故事。《聽說桐島退社了》記錄下從某個星期五開始的每一天、不同角色,在同一個時空下的故事,藉由拼湊的方式、藉由不同的角色情緒、去面對同一件事情──校園風雲人物──桐島退社了。這過程鋪陳平實,完全沒有煽情之處,看不到灑狗血,更沒有震撼的大逆轉,直至整部電影結束,你才會開始掉進這部電影的深度。《聽說桐島退社了》涵蓋了校園電影不可缺少的兩大要素:愛情與友情,並附加了兩大社會課題:夢想與階級。尤其「階級」更稱得上是這部電影的主軸,從劇情發展到中段開始,女主角橋本愛的羽球社好友就拋出了這麼一道議題:『有些人就是不用想什麼就能得到,有些人再怎麼努力也只能這樣。』
如果今天退社的不是風雲人物桐島,而是絲毫沒有存在感卻默默奮鬥的前田,能引起什麼軒然大波嗎?而我很不想去承認,但答案我怎麼想都是:「不會」。
這不是只存在學校的潛文化,「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社會就是這樣運作的,學校無疑是個小型社會的縮影。我們用盡力氣努力奮鬥,大家還是只會注意到那些具備外在條件、金錢資源與榮譽地位的校花、校草、大人物;臉書上的帥哥美女隨便一張自拍照加上勵志文就能換得成千上百的讚與留言、我們的勵志文配上自拍照只換來「有事嗎」三個字;小資女孩再怎麼勤奮有企圖心也不敵辦公室裡稍具姿色又溫柔聰明的秘書;總而言之,如果那些已經具備先天優勢的佼佼者們又稍稍懂得力爭上游,我們的奮鬥到最後又是為了得到什麼樣的光環?光環好像永遠只停留在那些長得帥又美又有錢又聰明又稍微有上進心的人頭上,不起眼的你我就算再堅持奮鬥,相較之下顯得白費力氣又引來譏笑。
《聽說桐島退社了》它直搗入我們一直不願意去認領的自卑心:「再怎麼努力也只能這樣。」
劇情後段,管樂社的社長演出意外搶眼,這角色對我來說比起難以捉摸的橋本愛更加撼動人心,外型稱不上起眼的她和男主角都屬於「存在感較低」的那一群階級,而存在低的市井小民是如何地憧憬、追求甚至自行瓦解一段高不可攀的愛情,《聽說桐島退社了》在這一部分用非常深刻卻平實的手法──訴說我們可能都曾經擁有的愛情故事。最後是夢想,我會說是這部電影──後勁最強的那一道力量──對於「階級」的反擊。外貌出眾、溫和、受人歡迎卻對於目標與夢想裹足不前的班草──在屋頂那一段──與被譏笑、不起眼、被排擠卻堅持追求電影夢的電影社社長,在夕陽餘暉下的那段對話與眼淚,如此輕描淡寫卻又如此苦澀,而苦澀後的那一股熱血,我無法忘懷。「戰鬥吧,這才是我們的世界,因為我們不得不在這個世界活下去!」
看完這部電影襲捲而來的情緒,就跟這部電影的角色情緒鋪陳一樣:先是錯愕,然後疑惑,再來鬱悶,或許、衝擊到了我們不願面對的自卑,突然想擠下幾滴不知從何而來的眼淚,如果你也有相同的自卑,就跟我一起流淚吧,讓淚水沖去8mm膠卷攝影鏡頭上的髒汙,這樣我們就能看清楚──這就是我們的世界!所以,我們要一起繼續走下去,讓熱血把那些抑鬱燃燒殆盡,因為這就是我們的世界,戰鬥吧!
作者:陳豪兒
【豪兒。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