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內在的能量:專訪吳汰紝導演


吳汰紝認為,放眼全球各式議題,不論是文化或種族,一定能找出一種人類的共通性,以及隨之而來的道德訊息。紀錄片最好的境界是,從自身文化環境裡頭,提出一個獨特的、無法取代的觀點。

剛結束英國華語視像藝術節相關活動,自英返台的紀錄片導演吳汰紝,從早期獲得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再會吧!1999》,到近年的《日落大夢》、《尋情歷險記》、《生活在遠方》,無不展露出細膩的情感觸角,且在美學實踐上,每每釋發出掙破框架的才氣。

征戰無數國際提案的她,多年來亦不斷研究、思索如何強化一個紀錄片團隊……從純藝術導演,走入製片的身分,過程點點滴滴,吳汰紝也沉澱出諸多體會。

「一般紀錄片工作者可能覺得國際提案最需要克服英文能力,但其實,國際提案難度並非如想像那麼高。就華人文化這一塊,如果能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觀點,是很有競爭力,並可能受到矚目的。」

吳汰紝認為,放眼全球各式議題,不論是文化或種族,一定能找出一種人類的共通性,以及隨之而來的道德訊息。紀錄片最好的境界是,從自身文化環境裡頭,提出一個獨特的、無法取代的觀點:「比方『家庭觀』有它根深蒂固的智慧,既然如此,那就代表一定有其盲點。」

國片市場本不大,紀錄片的生存空間和能見度,也影響了創作者取材的廣度。對此,吳汰紝深感可惜:「當你只能拍一些經濟條件、時間條件所許可的題材,那就稍嫌侷限了……當今很多影片都拙於去做行銷,且可以運用的資源非常少,少數紀錄片公會、協會中的人員,多是義務職,為的都是一份理想。然而,理想性和市場性帶來的矛盾,往往讓片子拍得特別辛苦。其實,紀錄片最缺乏的,是製片這個工作。」她形容從導演轉換到製片的這個過程,是一個很磨難的轉化:「因為那些事情,一點也不有趣,但我仍透過各種管道,讓更多人看到我的影片,讓我的團隊更有尊嚴。」

而她也不認為,市場化就是商品化,更不認為商品化等同扭曲原意,「企圖心是什麼,在片中一定看得出來,市場有它的惡、它的善,身為創作者就是設法在這個氛圍裡取得折衷之道,畢竟市場沒辦法拓展開來的時候,團隊士氣也會受到影響。」

吳汰紝曾在《日落大夢》等多部片裡,現身說法,袒露自己的家庭及人生處境,「……彷彿當下社會某一種女性,有著共通的痛苦,而我是一個角色的代表。我不介意別人看到我願意袒露的人生,對我來說,觀眾就是朋友的擴大版。」她慨然表示,「拍這些片,我的目的性很清楚,當我生命中有議題過不去、或深感困頓,我就會想拍片來幫助我了解自己……甚至可以說,我一直在處理我的內心狀態——一個廣義的家,以及其中的親密關係。我從這個家,一環一環的去整理、鋪排,成就出對別人具有可看性跟價值意義的影片。」

吳汰紝對紀錄片的熱情與使命感,在懷孕期間,有了一次奇妙而至為珍貴的體現,她回憶道:「懷胎期間,工作照常進行,我非但不疲累,反而感覺到新生命的竄動、勃發。對它負起責任,是一種讓生命更好的動力,我告訴自己,要做得更好,讓下一代有更好的人生,更要成為一個讓他感到驕傲的母親。果然,懷孕期間遞的案子全都有好結果,我相信這些好運是寶寶帶來的。」有趣的是,這段體驗,也讓她驚覺:「天啊!我以前好混……不是耗費很多時間,就代表很認真,而是那個心態,和意志的強度。」

案子是另種形式的寶寶,更是救贖的工具,吳汰紝認為拍攝紀錄片,有助自己解決生命的困境,強化內在能量,進而去影響更多人。或許就是這股強韌的生命力,隱隱然連接起生命中種種際遇,讓她有幸走進BBC電視台,與廣大國外觀眾分享心路歷程,「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有一個教授很喜歡我的作品,乘著華語視像藝術節,選映我多部影片,並寫信請文化部贊助我機票、食宿,前往英國交流。映演期間,多位國際級教授與我對談,後來引起BBC電視台的注意,決定採訪我……這一連串的際遇,對我是一個很大的肯定,也更加堅定我的創作信念。」

創作力與情感俱是豐富的吳汰紝,目前著手《尋情歷險記2》的拍攝,在這部片,她將從「傳統」的夾層裡,找出顛覆的力道,可以想見,又將是一部生猛、細密的精彩之作,觀眾可以開始期待了!

作者:保溫冰

本期焦點-【v.400】 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