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荷蘭大道》大衛林區的黑盒子
我必須說,當我看完《穆荷蘭大道》,並好好的把它想了一遍之後,我真的很驚訝並沒有人在看完之後當場自殺。

在開始正文之前,我想先提一下一個我自己用來比喻電影的「盒子說」。我認為,電影就像是一個個不同的盒子,每個盒子都有不同的外觀與內容物。外觀,是電影的結構、手法、劇本、演員技巧……一切結合而成電影內容,是沒有經過消化之前的樣貌,每一個人看同一個盒子,都是同一個樣子的。然而,經過思考消化之後,盒子被打開了,裡面的內容物,就是看完電影後所吸收得到的心得。不同的人開同一個盒子,也都會得到不同的東西,並且,這些盒子一但被打開,內容物就再也無法退回盒子裡去了……對我來說,有些盒子作工精巧,讓我驚嘆不已,但打開來卻沒有甚麼屬於我的東西,例如《全面啟動》;有些盒子外表樸實,人人無視而過,但我打開後卻能發現滿滿的寶物,像是《南方小羊牧場》……

《穆荷蘭大道》有著難懂的表面結構,但一層層往下剖析,我看到的是一種深層的黑暗。這種黑暗並無法用「絕望」、「不安」、「悲傷」……或諸如此類的形容詞去表達,它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黑暗」,不隸屬其他的負面情緒,它看似獨立成形,又看似萬般惡物之大成,到頭來,我只能用「黑暗」二字加以形容。我必須說,當我看完《穆荷蘭大道》,並好好的把它想了一遍之後,我真的很驚訝並沒有人在看完之後當場自殺。
《穆荷蘭大道》的黑暗是絕對的,帶有暗示意味的,具腐蝕性的,去侵蝕觀影者的一點一滴。這樣的電影,喜愛者研究的如癡如醉,欲罷不能、厭惡者則如做一夢,看完直呼浪費時間。就我看來,這樣的差別並非喜愛者「太懂」,也非厭惡者完全「不懂」。全部只關乎電影的調性究竟能不能對到觀影者心中的頻率罷了。

當然,那些都是「電影之後」的事了。在《穆荷蘭大道》的表層,那個故事其實相當簡單,卻又有無盡的空間讓你創造出自己的「穆荷蘭解讀」,這是相當有趣的。
正如我所說,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黑暗的故事。在於導演巧妙的運用「夢境」,去陳現人類心中的欲望與恐懼,是怎麼樣清楚而直白的暴露在毫無防備的淺意識底下的。

當我們做夢,夢醒來之後,要不是很幸福的全部忘記,美好迎向另一天;就是悲慘的「記得部份片段」,接下來就不自覺的開始思考這些片段與片段之間是不是少了哪些連結?片段本身到底發生了甚麼事?那個閃爍在走廊後方的黑影是甚麼?那個怪異的建築物我是不是曾經到達過?那個牆後面的人到底……是的,恐懼從此而來。
就我的觀點,《穆荷蘭大道》在前段的五分之四,清楚明白的把主角噩夢「完整呈現」。它仍然保有噩夢的特質,光怪陸離、不著邊際,但就夢的格局來說它其實相當有規律,故事線十分清晰,並不會有太大的跳躍。甚至每個段落都能找到主角真實人生中的蛛絲馬跡加以好好翻找喻意。
所以,這會不會太完整了些?

至此,我已打開了大衛林區的黑盒子,並再也關不起來。
脫離童年,我現在已經是一個高中生。我記憶中,自己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再作夢、不論美夢,或惡夢。
而在今夜,在看完《穆荷蘭大道》的這個晚上,如果可以,我希望能祈求兩件事……
或許,我今晚能不要做夢。
又或許,我明早能不記得我所做的夢……
個人喜好度:●●●●○
作者:橘貓
【橘貓‧夜空】
本期焦點-【v.0391】 2013/04/18
其他新鮮事兒

《驚悚大師:希區考克》再現驚魂記幕後紀實 (4/18)

忠烈楊家將:失敗英雄 (4/18)

從男孩到男人:專訪《新兵正傳》導演梁智強 (4/18)

《遺落戰境》經典與話題的一線之間 (4/18)

《大奧:永遠》戲裡戲外都意味深長 (4/18)

《明天記得愛上我》心碎,卻充滿幸福 (4/18)

謊言的烙印:獵殺女巫 (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