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金馬奇幻影展】《聽說桐島退社了》殭屍也有生存權
《聽說桐島退社了》的精采我無法一言敝之,本想趕快寫文呼籲大家搶票,但是《聽說桐島退社了》在金馬奇幻影展的所有映演場次票券都已售光,只能祈禱電影可以快些上院線,絕對是年度不容錯過的精采佳作!

《聽說桐島退社了》在我心中炸出一個大火花,讓我在步出戲院當下,心情仍為之激動不已;這部影片可說是《告白》碰上《九降風》碰上《超級8》的綜合體,比起上述幾部前輩作品,《聽說桐島退社了》的劇本廣度縱度甚至更勝一籌,完全無需見血與暴力,就把階級與人際關係與愛情與青春迷惘給講的通透。

《聽說桐島退社了》敘述學校風雲人物桐島退出排球社的消息一傳開,球隊、女友、同學、朋友間馬上引起一陣騷動,為何桐島要退社?即將到來的全國排賽該如何是好?誰能扛起桐島原先擔任的「自由防守」位置?為何桐島沒有交代一句話便神隱起來?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聽說桐島退社了》改編自朝井同名小說,表面上看似講述學校風雲人物桐島的退社風波,內在卻透過劇中人物關係,梳理出社會(學校即是社會縮影)無所不在的階級與衝突與暴力。
所謂的階級與衝突與暴力,不僅是《告白》裡,以肢體行動對付非我族類的弱者,更延伸觀照外貌、體能、權力、成就、愛情的互動關係;一如從未得過獎、不受歡迎的電影社,只能在劍道社內,用帆布隔開一個小小空間充當社團教室,訴說成人世界只看「結果」不問「過程」的勢利心態(悲哀的是學生們沿襲師長/社會的教誨,遺忘學習的樂趣,只在乎結果的好壞);一如電影社的指導老師,仗師長身分下指導棋,要求學生只能拍他寫就的劇本,大喇喇剝削學生的創作自由;一如桐島女友梨紗和她的朋友們,由於外貌突出也因為男友擁有高人一等的位階(學校風雲人物),所以恣意嘲笑他人失敗,卻無同理心;一如外表高帥的運動健將菊池(前棒球隊隊員),受不住他人仰慕目光,只好放棄或隱蔽自身興趣,以免背負師長與同儕與自己加諸身上的期待;一如熱愛羽球的女學生,為能融入女孩團體,不得不隱瞞喜好等等。

《聽說桐島退社了》的迷人,在於劇本的殘酷與溫柔。
殘酷的是外貌差異、是單戀的無所終、是跨不過的階級、是無論付出再多(天才/地才)也無力改變現實分毫的悲情;溫柔則是藝術(興趣)所帶來的強大慰藉力量;或是在壁壘分明的校園社團與人際關係中,偶然見到那抹跨越階級鴻溝的交心與同情,既非上對下,亦非下對上,而是人與人之間最平等/原始的對待與關懷。
前不久山羊鬍曾這樣跟我說:「你太常在文章中提到自己看電影看到哭這件事,濫情了些。」;在這之後,我寫文都儘量避免「大哭、痛哭、落淚」等情緒性用詞。
然而《聽說桐島退社了》令我拋開矜持、高聲大喊:「《聽說桐島退社了》有一場戲讓我慟哭啊!」,感覺像是走路不小心撞到腳趾頭,或是手肘不小心被兩張併桌的桌縫給夾到,痛感瞬間傳到大腦,眼淚一秒鐘迅速落下不止。
(底下有提到結局喔!)
《聽說桐島退社了》的電影社長前田寫了一個殭屍大鬧校園的劇本,社團老師勸阻他說:「你這個劇本一點都不貼近生活,人要從自己熟悉與習慣的觀點入手才會打動人心。」;前田一點都不贊成老師的話,只好表面應允不會開拍殭屍片,私下卻帶著同學拍攝屬於他們自己的電影。

當天台上的好友們依舊不見桐島身影,內心產生龐大失落感,排球隊主將氣的踢了電影社道具一腳,引起前田不滿,他要求對方道歉,他說:「因為你們(桐島朋友們)害得我這場戲報銷不說,你還踢壞電影道具,我要求你跟我們道歉!」
排球主將不願道歉,他認為找到桐島並要求對方解釋退社原因比小小電影社的拍攝工作還更重要,呵呵,人人都過度放大自我(我比較重要,我!我!我!!),卻忘了社會的組成不是「個人」而是「群體」。
眼看雙方一言不和爆發衝突,前田突然拿出他的攝影機,對電影社成員說:「殭屍開始攻擊人類!」,所有電影社員以殭屍姿態衝向「人生勝利組」同學,銀幕上,電影社團粗糙的化妝與特效(劇中劇),突然變得精緻而血腥,這神來一筆的畫面,既是跟殭屍電影大導喬治羅密歐致敬(情懷跟《超級八》一樣啊!)、也是講述階級對立可能引發的悲劇後果(殭屍的前身即是人類,人類獵殺殭屍或是殭屍獵殺人類,不都是同物種相殘的悲劇)、更是點出殭屍(不受歡迎的學生/宅男/弱勢族群)也有生存權啊,誰說只有勝利組的人生才是人生?平凡人生就該被扼殺?(瞧,殭屍電影當然也能反應現實人生!)

《聽說桐島退社了》的劇情看似零碎鬆散,但彼此互有關連,牽一髮動全身,所有惡果皆非一朝一夕熟成,而是經年累月、眾人姑息或惡意對待,才逐步堆疊出來的結果;劇本精采有味而不顯扁平、導演吉田大八把電影拍的既有娛樂性(幽默好笑)又能言之有物、每個演員(每個人都演的好自然好精采)都有亮眼表現、攝影、音樂各方面也具水準。
《聽說桐島退社了》的精采我無法一言敝之,本想趕快寫文呼籲大家搶票,但是《聽說桐島退社了》在金馬奇幻影展的所有映演場次票券都已售光,只能祈禱電影可以快些上院線,絕對是年度不容錯過的精采佳作!
後話:
《聽說桐島退社了》裡沒有露面的桐島,讓我想起近期正在拜讀的李大師著作《我深愛的雷奈、費里尼及其他》,書中多次提及《穆里愛》與《去年在馬倫巴》兩片,不管是穆里愛或是馬倫巴,他們(人物/地點)雖然都深刻影響著劇中角色,卻始終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另外,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也是如此,梁朝偉的妻子和張曼玉的先生都在影片中缺席,卻影響著兩位主角的種種抉擇。
作者:hatsocks
【香功堂-3618!!】
本期焦點-【v.0389】 2013/04/03
其他新鮮事兒

【2013金馬奇幻影展】《毒戰》攻心之毒 (4/3)

《亮演人生》虛幻,就是真實 (4/3)

【2013金馬奇幻影展】《毒戰》無毒不丈夫 (4/3)

《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要打一起打,誰怕誰! (4/3)

《古魯家族》克服對未知的恐懼 (4/3)

《謊言的烙印》童言可畏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