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林肯》平等的美好與無庸置疑


《林肯》就像史蒂芬史匹柏過去的每部史詩作品一樣,以精雕細琢的服裝、化妝、佈景、燈光,搭建出兼具歷史和真實感的宏大舞台,不只丹尼爾戴路易斯扮林肯扮得入木三分,當我後來翻了一些歷史資料,發現每個角色的妝容造型都維妙維肖。

林肯》讓我想到去年另一部傳記電影《鐵娘子:堅固柔情》,同樣找了為人稱頌的演員來扮演歷史人物: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扮美國總統林肯,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演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兩人都是那種只要演起戲來,就會是注目焦點的超級演員。

傳記電影很容易給人一種簡化的評價印象:飾演傳記主角的演員是關鍵中的關鍵,只要演得好,這部傳記電影就成功了,這也讓電影成敗似乎都交落在他的身上,就像《鐵娘子:堅固柔情》,梅莉史翠普靠著化妝和表演把柴契爾夫人演得維妙維肖,毫無意外順利奪下去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今年的丹尼爾戴路易斯稱帝的呼聲同樣巨大,光是看劇照和預告,就讓人直呼他真的好像教科書照片上那位林肯總統。

不過傳記電影的成敗優劣真的只關乎演員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林肯》不只是讓偉大演員秀演技奪獎座的電影,它在製作上還是一部無可置疑的優秀作品,《鐵娘子:堅固柔情》和它最大的不同是,導演菲麗達羅伊(Phyllida Lloyd)不知道該怎麼將梅莉史翠普重量級的演出呈現在觀眾面前,我曾寫:「導演搭出來的花俏戲台撐不住梅莉史翠普的演技。」

然而《林肯》就像史蒂芬史匹柏過去的每部史詩作品一樣,以精雕細琢的服裝、化妝、佈景、燈光,搭建出兼具歷史和真實感的宏大舞台,不只丹尼爾戴路易斯扮林肯扮得入木三分,當我後來翻了一些歷史資料,發現每個角色的妝容造型都維妙維肖。

這部電影敘述1865年,林肯被暗殺前四個月的日子。當時他剛連任第二屆美國總統,趕著要通過第十三修正案,藉此完全廢除奴隸制度。他的內閣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趕著在任期剛開始就急著推動這麼困難法案,加上國會裡堅決反對的龐大聲浪高漲,要通過這個修正案,林肯和他的幕僚得擺平共和黨內同仁的意見,讓他們全數贊成,此之還要拉攏20張民主黨人的同意票,才能達到通過門檻。

別以為讓林肯焦頭爛額的只有政壇上的明爭暗鬥,他的家庭也是狀況百出,當時南北戰爭雖已經走到尾聲,但他的大兒子堅持要奔赴沙場,在二子、三子接連早夭後,做父母的怎麼可能甘願讓他的性命受到這麼大的威脅,母親尤其堅決反對,一場家庭風暴隱然成形。林肯夾在中間兩面為難,而且戰事還是由他率領,他在的政治動作都可能影響戰事長短,愛子心切的第一夫人當然不免在旁邊施加親情壓力。

電影描繪出林肯私下的一面,除了他的家庭狀況,還有為了通過法案,進行了一系列檯面下的暗盤操作,利益交換,但是仍舊讓人對他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敬佩的原因不完全是電影對他的歌功頌德,還有丹尼爾戴路易斯賦予這個人物的深度,他只要一出場,就完全抓住了觀眾的目光。親眼看過林肯的人都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當時錄影技術也尚未發明,頂多有照片和畫像可參考外型,但是戴路易斯還是無法以模仿的方式來扮演這個曾經存在的真實人物,他只能依靠史料上的記載,以及自己的想像揣摩。

這位林肯總統,他的一舉一動毫不張揚,泰然自若,就像是個巨大的謙謙君子,說起話來輕聲細語,不疾不徐,但是當他一開口,無論對眾人演講,或是說起小故事,就算你聽不懂嘰哩瓜啦的英文說些什麼,也會被他的語氣和節奏吸引,折服在他的領導魅力下,他說服的不只是那些角色,還有螢幕前的觀眾。我不禁讚嘆:為什麼戴路易斯連呼吸聲和停頓點都能這麼恰到好處?這麼有戲劇張力?

只不過,《林肯》這段歷史和大量的登場人物都讓異國的我難以親近,如果沒有一定的背景知識,在觀看當下可能很難立刻搞清楚政治場上計較的利害得失,而那些複雜的算計與暗潮帶來的效果可能就打了許多折扣。這兩個半小時細緻詳實的歷史課雖然節奏緩慢,稍嫌沉悶,少了一些能在觀眾心中激盪的漣漪,不過當國會殿堂上儀表堂堂的議員諸君爭論著黑人人權時,我們會對他們訕笑或迴避的態度覺得不可思議,而這種百年後的不可思議正反覆確認,同時提醒著我們自己「平等」的美好與無庸置疑。

作者:猴子 【腸光男孩躁鬱症】

本期焦點-【v.384】 20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