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在霧中》大時代底下的平民悲歌詩篇


《在霧中》利用一個簡單至極的故事、以及一場濃濃的霧,告訴你三種白俄羅斯男人所經歷的,可悲又荒謬的一生。像是一首大時代底下的平民悲歌詩篇,看完將引發你一聲遙遙無盡的嘆息。

電影的結局,常能決定一部電影的內涵與深度,有時候甚至能比一篇文章、或一本小說的犀利結局,更為撼人。今年初,有兩部電影的結局,不但充滿情感張力、亦拍攝得富含美感與新意,一部是台灣的《親愛的奶奶》,另一部就是歐亞合拍片的《在霧中》。



在霧中》是一部調性冷冽、底下藏著極度糾葛情感的人性探討電影。故事從1942年、德國統治的白俄羅斯某鎮,有三個被處以吊死刑的鐵道員工開始說起。受德國統治的白俄羅斯並不平靜,群眾雖受打壓、但是仍有反抗之意,私底下集結成反叛勢力游擊隊,受到民間的支持,使得有些立場中立、只想要好好過生活的人,生活無法平靜。男主角蘇山亞就是夾在政府與游擊隊中間的平凡白俄羅斯人民。

游擊隊係屬叛軍,根本不合法,但是民間普遍認同游擊隊的所作所為,所以當游擊隊找上了蘇山亞的時候,蘇山亞及其家人根本無法反抗、只能束手就擒。

但究竟蘇山亞,是犯下了什麼過錯?

在霧中》煞有介事地拍出了1942年白俄羅斯的民間氛圍,藉由細細描述一組鐵道維護員工的思叛作為,來影射整個社會情況。情況很單純,就是德國佔領白俄羅斯、而白俄羅斯人不爽。然而結果卻是很複雜的:在強權之下,大家都得服從,但是如果你勇於反抗,你就會變成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如果不幸被德軍幹掉、那麼全村的人都會尊敬你、甚至幫你照顧遺孀與小孩。反之,在強權之下,如果你就此臣服,那麼你就變成民族罪人,游擊隊就會找時間來幹掉你,因為他們不認同這種「同胞」。



蘇山亞就是不被同胞所認同的罪人。至於他所犯下的罪,就是「沒有跟著其他三位鐵道維護員工一起被吊死」。

聽起來是否很不可思議?

在霧中》共可分為三段,先沒頭沒尾地讓你看見一場吊死行刑現場,你的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就是導演要給你的觀影感受:為什麼他們要被吊死?

答案就只是一個字詞:荒謬使然。

而只是想要求一份「活著」的微願,竟是如此地困難。

在1942年的德國,或者是白俄羅斯,同樣都是以強大的國家民族主義思想在操弄民心,只是勝者為王、敗者變寇,並沒有哪一方是真正的正義。換句話說,也沒有誰是真正的罪人。只是在這樣的年代氛圍之下,卻有太多的人死於莫名的、甚至以當代眼光看來不能名之為「道德」的枷鎖之下。想活著的人、或者是傷害了別人的人,都只能為自己的作為找出看似合理的辯駁理由。到最後,不論是抗意十足的游擊隊員(與平民鐵路工)、還是苟且求生的游擊隊員、抑或像是男主角這樣的夾心餅乾,他們都只能被那個詭異的時代給整死。

在霧中》的最後一段,拼貼出了整場戲的事件始末,讓你了解為什麼故事會發展成為這個地步?耐心看到這邊,你將會發現這部電影的精采之處,並且開始佩服起導演醞釀故事的超凡能耐,因為觀眾們都會隨之進入那一片美得恐怖的樹林裡面,也會被推入了那個時代的困境之中、確實體驗一回生命無法自由伸展的痛苦。

在霧中》利用一個簡單至極的故事、以及一場濃濃的霧,告訴你三種白俄羅斯男人所經歷的,可悲又荒謬的一生。大時代底下小人物的無奈,有如電影最後的一場大霧,排山倒海地、不知道淹沒掉了多少無語問蒼天的冤魂?像是一首大時代底下的平民悲歌詩篇,看完將引發你一聲遙遙無盡的嘆息。

時至今日,當代人珍視生命的程度、早已不是愛國愛到置生死於度外的情操可以輕易覆蓋的(雖然那樣的民族還是大有人在)。但或許我們並沒有意識到:生命與生存或許是不再被政治或民族意識給操控了,可生活呢?君不見媒體常常報導訪問到有些人,他們真的還會說出像是「不投給xx黨,我們的經濟/未來就會完蛋!」的這種話語呢!

cheer給《在霧中》星星數:


原始期待★★★★★★★☆☆☆

議題深度★★★★★★★★☆☆

劇本結構★★★★★★★☆☆☆

攝影手法★★★★★★★★☆☆

觀賞價值★★★★★★★☆☆☆

主角設定★★★★★★★☆☆☆

景致美感★★★★★★★★☆☆

寓意內涵★★★★★★★★☆☆

觀後分數★★★★★★★★☆☆

作者:雀雀 【雀雀看電影】

本期焦點-【v.380】 201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