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壁花男孩》何謂愛,如何愛


這部電影無論自己是否曾經為群體中落單的,或者是別人眼中的怪咖,即非處於主流位置的角色,或許都能在這部電影裡面聞嗅到一絲絲自己也曾經擁有過,懵懂痴狂的青春氣息。

如果能不畏流俗,如果不受過去影響,當下的心情、感覺最重要,那該有多美好。友誼萬歲的YA電影,不過難得地不以主流視角為主軸,未落入窠臼,雖然仍有描繪著怪咖受到欺侮的景象,不過因比重不重且是劇情轉折需要而讓整部電影顯得溫柔得不可思議,但正是因為這樣,才有如同微風般的舒服,主角們那些難以說出口或被硬塞入潛意識深處的秘密才得以化解,特別對Charlie來說,更是種療癒的過程,那條關於愛與傷害的細微界線,懵懂至成長的徬徨無措。這是《壁花男孩》。

雖片名為《壁花男孩》,不過私認為這部電影無論自己是否曾經為群體中落單的,或者是別人眼中的怪咖,即非處於主流位置的角色,或許都能在這部電影裡面聞嗅到一絲絲自己也曾經擁有過,懵懂痴狂的青春氣息,只是複製程度的多寡,只是共鳴的大小,僅因為這個故事替較為特別的人發聲,比起位居團體核心的順風順水,顯然青澀歲月這一遭,所經歷維特煩惱的強度應較為沉重,畢竟青春期這個階段,朋友締結的渴望及其所影響的力量,無與倫比。

導演雖有呈現弱勢族群的孱弱,幾近不堪一擊地連上課良好表現的嘗試都直接放棄,卻在後來心境一轉,幾乎不再提及那些霸凌的二三事,除了無非讓主題更為單一,帶出編導真正想說的及故事主角的遭遇之外,其實也有如棉被裡喧囂般,隱蔽著即使是怪咖,大家也有著類似的年少輕狂時光,而所謂的分類,不過就是一種感覺,所謂的臭味相投,直感未來必能相處的舒服,不自覺地一群人便聚集一起,只是勢力的掌控,同儕價值觀裡所謂的當紅炸子雞等等諸多因素主導決定了中間抑或是邊緣的位置罷了!

因此在第一堂工藝課時,Charlie在茫茫人海裡,相中了Patrick,且並未畏縮於自己和信紙間的聊天關係,勇於跨出一步接觸Charlie,然後與其同父異母的妹妹Sam邂逅,對方竟也自然而然地就接納了Charlie,不具防備。如此無條件地接受確實溫馨,稍嫌浪漫得不切實際,不過做不做得起朋友,確實端看緣分及氣場,強摘的水果或許初始充滿著期待的新鮮感,但畢竟不甜,久而久之或許便被冷落!該有多幸運他們擁有彼此,既享受著高中生活,分享著共同喜歡的事物,且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光是信任朋友的陪伴,勝過千言萬語在心中。

愛苗同時也在Charlie心中滋長,電影於是乎進入第二階段,關於故事破題時便雖有提及但從不道破的過去,帶出個人覺得本部電影除了友情萬歲之外的第二個核心,愛情。接著也察覺到導演其實巧妙地利用了圓形敘事,先從Charlie眼中出發,看到了世界,再從其所見聞,徐徐地更挖掘出埋葬在Charlie心底相當深處,甚至是遺忘的秘密,致結構更臻完整:Sam和Charlie回憶的不堪回首遙相輝映;在人前始終輕盈詼諧,大家開心果的Patrick,卻在愛情面前,謹慎呵護,不知所措於崩壞之後,呼應著Sam和Charlie的感情世界也不惶多讓地無可奈何得緊。

『為什麼人總會愛上跟自己不對襯的人?』Sam幽幽地說著。畢竟大家都是一股腦兒地為愛橫衝直撞,關於愛,總想得膚淺,或對其他情感的錯認,或可能只是為了顯得可笑的道德標準等等,而在事後回想才頓時感慨萬千,尤其是情竇初開的那個當下,更別提如何去愛了,不知不覺裡揮霍了對方的情感,消耗了對方的耐性,更糟糕的是粉碎了對方的心意。只是這部電影利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淡忘,加重了此焦點的力道,以過去的傷害,扭曲了愛的面貌,讓角色群更愛不/無能,反倒更讓自己,也讓無辜者受傷。

在編排上,導演亦逐漸加重力道,迎向故事的轉折,神秘的往事也終於揭開面紗,原來是我們一直都相當在意對方,因此在面對愛,或是分別時,才會搞得自己遍體鱗傷,把所有問題一逕兒地往自己身上攬,殊不知每個人都有各自一輩子得去面對的課題,戮力成為對方人生路上的風景,絕非是完整的愛,而是同時能體諒對方,體諒自己,也需看清一切,能相逢就要相信有緣分,而緣分一直都在,惟人皆須亦步亦趨地學習著如何用適當的愛去呵護,讓一切都能成為所值得的。

本期焦點-【v.366】 201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