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超現實的藝術觀點
布纽爾也許是無神論者,《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卻以三個鏡頭正確地詮釋了佛學的真諦,看看行走的六個人再回頭思考著自己,自然就會知道答案了。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1209/EE3630384038/EE3630384038-00.jpg)
每個人都會作夢,但幾乎很少人知道夢境中的意義,也很少有人能從夢的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一直到佛洛伊德以潛意識的詮釋才稍解人們對夢境的詮釋。但雖然如此,佛洛伊德依然無法將夢境的由來作一完整的呈現,而稍對「唯識學」了解的人就知道,從八識心法來說,夢境的出現與跳躍式的現象都有著合理的解釋。在這兒先將唯識概論作一簡單的敘述,然後再來解釋這部影片就顯得相當容易了。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ew000/v363/images/25-1.jpg)
《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中,布纽爾以夢境的組合,放置在六個男女之間的互動,這與當年他與同學達利和羅卡之間多少有著相互依持的薰染關係。在最早期布纽爾就與達利合拍了一部至今依然被評為最佳短片的《安達魯之犬》,就已經徹底地呈現超現實的許多神祕映象,而這從潛意識移至映象語言的表現,當然提供了許多具體的現象,也在藝術領域上有了獨到的立論基礎。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ew000/v363/images/25-2.jpg)
有趣的是,就如我們的夢境中幾乎也很少真正吃到想吃的東西,而這六個人一起吃飯幾乎已成為他們重要的社交活動,但從電影開始到結束,這六個人就不曾吃過一段完整的晚餐,而原因總是來得讓人莫明,重要的是他們也不會真正去追究。
布纽爾只提供了夢境的現象,卻無力解釋緣由,因為作夢時只剩七識作決定,卻因為缺乏第六識的分析、思考、歸納、辯正的配合,所以七識便顯得無厘頭起來。如果七識覺得夢境中有些現象必須作進一步的了解,就會喚醒第六識,於是人就醒過來了。但如果第七識帶第八識生出中隂身,這表示這個人就此死亡,而七識會依自己的業識與習氣去尋找自己的因緣父母,然後投胎後再由八識生出五色根,在出胎後又在面對六塵時再生出新的六識。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ew000/v363/images/25-3.jpg)
七識意根會普遍計執一切法的虛妄心,但根本不會記憶任何發生過的事,只會攀緣各種三界中的享樂法與執著法。這些概念正好說明了布纽爾處理戲中六名角色的荒謬,但也技巧地將夢境與現實結合。就觀眾而言,夢中夢是有趣的情節,但莊周夢蝶的故事不也是與這齣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
所謂超現實的藝術觀點源自於法國,其真正探索的企圖在追索比現實還要更真實的超現實。其實簡單地說是真探人的內心世界甚至更深層的狀態。而為求表現,所有的藝術呈現便紛紛從夢境中著手。
![](http://look.atmovies.com.tw/eweekly/ew000/v363/images/25-4.jpg)
其實布纽爾也喜歡催眠術,他認為在催眠中會有更多的創作泉湧,而在一九七二年拍攝本片時已經七十多歲,以這樣的年齡自然也會從作品中開始反芻生命。藉用夢境中的片段拼湊,映照了人的貪婪本性,表面的光鮮亮麗,其實千瘡百孔;循規蹈矩只是為了顯示高人一等的社會價值觀,但其實這也都只是自己的認知罷了。如果沒有這羣人的故作姿態,這個世界依然還是繼續存在。問題是每個人卻又是各自尊貴而獨立的個體,於是布纽爾連續三次讓這六個衣冠楚楚的男女繼續行走於一條沒有起點也沒有目的地的鄉間道路,最重要的是他們似乎也從未有過任何懷疑的表情。
布纽爾也許是無神論者,但卻以這三個鏡頭正確地詮釋了佛學的真諦,看看行走的六個人再回頭思考著自己,自然就會知道答案了。
作者:黃英雄
【黃英雄電影部落】
本期焦點-【v.363】 2012/09/27
其他新鮮事兒
![](/images/spacer260.png)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It's JUST money! (9/27)
![](/images/spacer260.png)
《盜數計時》不足的速度與激情 (9/27)
![](/images/spacer260.png)
2013奧斯卡預測 (9/27)
![](/images/spacer260.png)
《變羊記》這什麼鬼?! (9/27)
![](/images/spacer260.png)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這是我的告白 (9/27)
![](/images/spacer260.png)
《逆光飛翔》突破現實的夢想實現 (9/27)
![](/images/spacer260.png)
《逆光飛翔》天黑結束,迎接第一道微光 (9/27)
![](/images/spacer26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