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麻吉》毛毛熊泰迪身上的奇妙反差
我能想像美國人看《熊麻吉》應該更是過癮,尤其那些年紀和約翰一樣大,看過那些電影、影集,經歷過那些童年歲月的中年人,絕對心有戚戚焉。

如同許多人的觀後感,《熊麻吉》(Ted)裡雖然有隻人人都直呼可愛的毛毛熊玩偶,但內容卻滿載黃色笑話、黑色幽默、低級趣味、大麻毒品、辣妹PARTY、下流賤嘴、喇賽靠盃……,當然要列為限制級,因為這完全是一則兒童不宜的成人童話,而且我也懷疑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真有辦法體會這些笑點,甚至理解男主角約翰(馬克華柏格飾)步入中年只想回頭,愛人蘿莉(蜜拉庫妮絲飾)卻逼著他長大的複雜心情?

第二種樂趣是許多好麻吉電影裡都會出現的,就是男人的友情……,呃,應該說三八兄弟喇賽鬼混的快樂時光會比較精準。男人混在一起久了,死黨麻吉有太多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回憶可以放在嘴邊繞,這種心領神會的默契,旁人聽來通常一頭霧水,即便連親密女友也無法理解,就像《GTO》裡頭智商200的神崎麗美完全聽不懂鋼彈三兄弟的對話一樣(我猜我女友也不懂我這個比喻)。

我想這種無法理解,也和本片提供的第三種樂趣脫不了關係,《熊麻吉》提及了大量的美國文化,而且不是那種被公認「人人都應該知道」的文化內容,因為約翰對現代藝術沒興趣,也不是喜歡約翰藍儂的搖滾文青,更不愛環法車王阿姆斯壯的金蛋蛋,他有興趣的是陪伴他長大,常被成人覺得幼稚的科幻電影、卡通和影集,這些都已經是二、三十年前的老東西了,對台灣觀眾,尤其年輕一輩而言,更是有聽沒有懂,難以產生共鳴。

然而,當〈帝國進行曲〉在電影院裡響起,我身旁的觀眾沒有多大反應,儘管《星際大戰》名滿天下,但畢竟這已是太遙遠的回憶。電影裡一籮筐的老電影舊影集哏,當然知道得越多,會越覺得有趣,當然,我也因為生長背景和文化差異無法完全領會裡頭每個笑點,我頂多會羨慕聖誕節收到那一盒黑武士外盒的星戰公仔,看到小約翰騎腳踏車載泰迪知道這在惡搞《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聽到泰迪賤嘴時人、電影,覺得靠杯得很痛快。我能想像美國人看《熊麻吉》應該更是過癮,尤其那些年紀和約翰一樣大,看過那些電影、影集,經歷過那些童年歲月的中年人,絕對心有戚戚焉。回想《熊麻吉》的敘事結構,其實就如80、90年代標準的溫馨家庭電影那樣,美好得如童話故事般,一來叫人想起了那些電影氛圍和往日歲月,二來更順理成章迴避了約翰、泰迪和蘿莉三人間(?)的難解習題,反正這類電影最後來個大團圓的happy ending就對了!
作者:猴子
【腸光男孩躁鬱症】
本期焦點-【v.0353】 2012/07/19
其他新鮮事兒

《第八日的蟬》將錯就愛 (7/19)

《冰原歷險記4:板塊漂移》還有戲未完 (7/19)

《畫皮》由愛編織而成的鄉野奇談 (7/19)

歐尼斯鮑寧:演藝人生 (7/19)

諾蘭心中的黑暗面─三集反派齊登場 (7/19)

法外見真情:恨有多深 (7/19)

《冰原歷險記4:板塊漂移》清涼消暑Fun一夏 (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