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境擴散》人性的醜惡也易擴散
不過該慶幸的是,在如此蠻荒無望的時期,還有一些令人希望的亮點,溫情的所在,如親身人體實驗的疫苗發明者,如世衛的研究員,而不至於過於殘忍,過於不堪。


可能一下子會對於這部應被歸類為災難電影的災難敘寫部分稍嫌平淡而不甚滿意,總感愧對於預告呈現的氛圍。或許是因為多條敘事線分散了災難的焦點,且前因後果似乎有點草率之下,讓本所預期該發人深省的反饋作用力沒那麼深刻,好像只是靠配樂去營造出壓力、迫切的氛圍。不過換個角度去看這部電影,卻有另外一番風味,儘管回饋出現了慢一點,但其實殊途同歸地仍有著災難電影所意欲提出的命題,畢竟電影花了比一般這類電影更長的篇幅來描寫人性面對這場疫災的態度。

在又未忽略描述疫情特色及變化之下,病毒和人性兩方比重因而相當地陳列著,竟也有互通聲氣之處。病毒是由飛沫、接觸傳染,影響生理的變化;對病毒的恐懼則隨著口耳相傳,上網(internet access)帶動起全民心理上的變化,兩者速度不相上下,接續傳染,謠言就好像病毒侵入人體免疫系統影響生理一般,攪亂人心,一直挑戰著人性幽微,然後有人便乘勢作亂或發發災難財,畢竟當真相被刻意隱藏而無所憑恃時,先知道的資訊便容易成為求生的救命索,而無關真假了。Jude Law便是扮演著如此玩弄情勢以利於自己的角色。

已開發國不僅對開發中程度以下的國家進行破壞以從中獲益,在遭遇危及生命的情況時,利益也先從已開發國的掌權核心慢慢往外發送或保留起來。原來在這個資本主義下的自由社會,就算時代進步之下,事事都顧及著眼於講求公平,但一旦存在著差距,不論是哪一方面,便無法完全伸張正義。當然這樣的內容在其他同類型的電影或多或少也有提到,但這個故事不論在劇情及結構上的安排卻將這樣的意涵往上提升,更讓人感到遺憾及無能為力,盈滿著悲天憫人的氣氛,特別是在Marion Cotillard知道安慰劑是她的"贖金"而起身奔跑離開那一幕,將情感推到高點。

就劇情主體來說,可能不夠新穎,不過導演卻將這類型電影的比重重新調整,讓故事本身有著互文的趣味性,同時也直探人性的陰暗,並拆穿外罩於資本主義社會之外的甜美糖衣,徹頭徹尾弱肉強食依舊,並像病毒一樣,有著潛伏期,潛伏於災難開始前,伺機發病,搞破壞。不過該慶幸的是,在如此蠻荒無望的時期,還有一些令人希望的亮點,溫情的所在,如親身人體實驗的疫苗發明者,如世衛的研究員,而不至於過於殘忍,過於不堪。
作者:Dammi
【火星人Dammi?映後座談】
本期焦點-【v.0317】 2011/11/03
其他新鮮事兒

鋼鐵擂台:金剛不壞身 (11/3)

嚴肅的喜劇天才–班史提勒 (11/3)

《鐘點戰》Time's up (11/3)

《勇者無敵》用男人的方法表現手足親情 (11/3)

情報頭子v.s爭議女性 (11/3)

《燃燒吧!歐吉桑》時代悲喜劇 (11/3)

鞋貓劍客跨年來報到 (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