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不僅他看見《男孩看見血地獄》
(本文內含部分劇情,請謹慎觀看)
關於《男孩看見血地獄》,朋友說導演有病,影評大佬痛批本片是屁,不過我看完之後卻愛得要命!只能說每部電影都有不同的觀賞價值,有些貴在劇情,有些勝在手法,而本片獨到又精湛的導演手法,勢必區隔出它的特立獨行。整體來說,本片非常值得一看,不過就觀眾而言確實有其區隔性。如果您喜歡觀賞挑戰殘暴視覺的B級電影,您或許才得以忍受這部片中赤裸又真實的暴力,否則請您不要貿然嘗試,不然到時候在戲院反胃噁心恕不負責!如果您已經看完這部電影,請接著往下來看看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
本片的劇情主線其實十分簡單,講述一位還在刑事司法學校唸書的二十歲男孩,他一天一夜當中的所見所聞。原文片名《Kinatay》是菲律賓方言,意為「屠宰」,所以我用時間及劇情將本片拆解成三個段落,分別是「早上結婚」、「下午上學」與「夜間殺人」。而「夜間殺人」正是整部電影最重點且篇幅最龐大的段落,以此達到導演布里蘭特曼多薩批判警局上下交相賊,以及警方對毒蟲妓女擅自動用私刑的終極目的。全片充斥著導演獨特手法,尤其運用大量「符號」及「對比」鏡頭語言,都賦予觀眾解讀之趣味。
雖說前面兩個段落看似意義不大,實則毫無廢筆,全都是為最後的段落作出鋪陳,並且遙相呼應。從影片最一開始就看出符號學趣味,導演以多個鏡頭表現馬尼拉街頭浮世繪,但見一位想要跳樓的民眾,揭示出當地治安的混亂。而在前面幾處跳接畫面之中,更可看到一位肉販老闆抓著活雞吸菸,並對這隻活雞吐煙。緊接在下個鏡頭,就是屠夫正在宰殺雞肉,以此對應夜間那位妓女(妓女也是「雞」的代稱),她從活生生的一個人,直至最後被警察們殘忍虐待,強姦甚至殺害。而這位尚在警校唸書的男孩,他的家庭和樂,早上才跟心愛女友結婚,看似早熟,實際卻是涉世未深,猶如一張沒被污染的白紙;直到晚間誤入歧途跟朋友一起去「賺外快」,並親眼目睹這一連串恐怖的事實,於是這張白紙染血、染黑了,他對警察「正義」的形象,也全在一夜之間崩解了。局長甚至還在過程中問他:「你真的想要當警察?」他雖然害怕,卻還是給予肯定的答案,因此他步上了不歸路,遁入了無間地獄,而他家裡還有一位幫他準備餐點的妻子…(最後一個畫面實在太諷刺了)。
或許會有人覺得男主角從坐上小巴士,到一路開去屠宰場的那段路程「冗長、漆黑又無趣」,但這也是導演好棒的一個巧思。本片採用全程手持運鏡,並配合不打光的低限攝影,為電影締造「非常真實」的情境。鏡頭數度對準男主角的雙眼,透過他驚恐的眼神,張望這恐怖的一切。導演甚至以一連串長鏡頭,將觀眾代入男主角的經歷,與他一同體驗這段恐怖歷程;而那部開向屠宰場的小巴士,就宛如通往地獄的列車,讓「車內」及「車外」宛如「地獄」與「天堂」兩個對比世界。且鏡頭不斷遊走主觀客觀視角,沿途讓主角(觀眾)看到警車呼嘯而過(正義擦身而過),聖經教條嚇阻(宗教救贖也過),直至來到屠宰場(地域),即便鏡頭只是草草帶過對妓女的姦殺及分屍,卻也因為那陰鬱的真實感而顯得怵目驚心。其實,看見血地獄的不只是這位男孩,觀眾也跟他一同前往、目睹了這個地獄。
導演以如此不討好的方式,挑戰觀眾的觀影底限,這是一種冒犯,同時也是一場豪賭。但導演「確實」得透過如此激烈的方式,才能夠把他對警察的批判給發揮到極致。尤其施暴者每砍妓女一刀,就宛如導演透過鏡頭,對敗壞的警察制度大砍一刀。融合真實環境音效與陰森情境音效,更是讓人不寒而慄,也使得《男孩看見血地獄》勢必引來兩極評價。但我絕對相信導演沒病,而且腦袋超級清晰,不僅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更把全片表現得非常不俗。本片拿下今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確實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