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我真想大叫一聲《媽媽咪呀!》
一個單親媽媽、一個即將結婚的女兒、三個可能的爸爸候選人。一個希臘小島、令人驚奇的相聚、一段舊情的復合、一段自我追尋的旅程。很多、很多ABBA的音樂,悲喜、歌聲、舞蹈交織的音樂劇,流行歌舞劇的「心」(新)體驗。
流行文化的特點在於平易近人而不曲高和寡;不艱澀、容易懂,才能蔚為風潮,像是七零、八零年代的ABBA音樂。一個瑞典搖滾流行樂團,傳唱的歌曲竟能讓地球最遠兩端的人都能琅琅上口,這就是流行文化的影響力。我和ABBA的緣份,始於六歲(1979年)。當年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我們居住在南美洲。六歲的我,智力未開,所能記住的事情還真是不多:足球(南美洲許多國家的國球)、ABBA(當時最夯的流行音樂)和瓊瑤的連續劇(大人辛苦從台灣平行輸入的錄影帶)。這三樣東西是回憶裡少數僅存的兒時記憶,或許也因為如此,ABBA的黑膠唱片我每張都有。確切地說,不是我的人生找上了ABBA,而是ABBA找上了我;不是我愛ABBA,而是我無法脫離ABBA音樂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我確信我和ABBA的關係是這樣的,不然,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過ABBA音樂歌詞的我,怎麼會在聽到梅莉史翠普對皮爾斯布洛斯南唱「The Winner Takes It All」的時候,差點感動地哭了出來?又怎麼會聽到熟悉地旋律時,不自覺地跟著主角哼唱呢?這都是ABBA找上我的例證。
我相信本片的導演Phyllida Lloyd(1957年生,英國知名的歌劇劇作家)喜愛ABBA的程度絕對超過我,不然,她怎會拍出一部「向ABBA致敬」的音樂劇電影呢?
嚴格說來,《媽媽咪呀!》像是音樂劇、而非電影。但它確實是以電影的形式呈現的。所以,我比較願意承認 《媽媽咪呀!》是一部以海天景色、開闊場景(open space)為舞台的音樂劇(Musical),也是一齣愛情喜劇。如果是抱著看電影的心情進入戲院,情緒上恐怕會出現尷尬的時刻,因為習慣跟著劇情線走著的觀眾,期待的對白一直不出現,反而總是被引導至唱唱跳跳的場景-也就是歌舞劇的實質內容。如果觀眾看清了這點,或許對於期待的落差就不會那麼介意了。
部份演員演技的小生疏、皮爾斯布洛斯南唱歌時的怪樣…似乎都成了瑕不掩瑜的小缺點;整齣音樂劇還是跟著電影的敘事線和諧地進行著,並且笑點不斷,讓人開心。尤其梅莉史翠普、飾演好姊妹Rosie、Tanya的Julie Walters、Christine Baranski的演技和美聲貫穿整部戲,證明寶刀未老;女兒蘇菲(Amanda Seyfriend飾)的歌聲如黃鶯出谷(雖演技平),搭配蘇菲尋父和找尋人生意義的佈局,使熱鬧歡樂的氛圍增添了感性、動容的成份,巧妙地讓<<媽媽咪呀>>沒有淪為僅是唱唱跳跳的大雜燴。導演成功地以劇情線串連ABBA最受世人歡迎、流行普及的
《媽媽咪呀!》是一部看了會讓人開心的電影。心情不好的,一定要去看,鐵定一掃陰霾;在愛情中跌撞而傷痕累累的,看了之後,會重新燃起對愛情渴求的火苗;找尋人生意義的,看完後,或許對人生的解讀會有一番新的體悟。總之,它就像是「斯斯」,富含多種藥效,每個人吃了,或許能治好不同的病症。看完電影後,我真想大叫一聲「媽媽咪呀!」Oh~my God!好久沒有這樣開心、輕輕鬆鬆地看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