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色,戒:優秀段落構成的過譽之作


早在《臥虎藏龍》,我就無法欣賞李安對現實/回憶的敘述方式,就像一個故事很多卻無能闡述的老頭,李安的跳躍敘述從來就不比順敘法優 秀,這點延續到《綠巨人浩克》與《色,戒》都不曾改變,所以規矩而單純的《斷背山》才能顯得如此傑出,李安終究是李安,他不是今敏、 提姆波頓或克里斯多夫諾蘭。

如果我說,王佳芝的殉情不過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體現,易先生的悲傷不過是精神壓抑之人數年一次的情感出線,你能徹底否認以上的可能性嗎?——不大可能,就像我無法否定他們之間可能真的存有愛,一如上帝可能存在,你以為祂在,你希望祂在,然而在絕大多數的情境,一切根本無關乎祂在不在、他愛不愛。

我無意主張王絕對是性經驗貧乏所以愛上玩家的傻蛋,或易絕對是心事重重最後栽了頭的驢蛋,然而因為這個可能性——對我來說,這是很高的可能性——所以從頭到尾,我幾乎都不帶情緒地觀賞《色,戒》這部電影,我承認它是部好電影,畢竟它確實強過近年大半華語電影,但這不足以舒緩我在戲院裡的遠觀與冷靜。


其中很大的原因,來自愛國大學生們那場愚蠢的殺人遊戲。


樂觀點兒來說,那段戲印證了李安對青春與喜劇的掌握力──除了我在《色,戒:忠於自己的那一刻》提到的青春印象以外,對王、鄺一行人生澀而笨拙的行動過程描寫,更是充分掌握了荒唐劇的幽默與節奏感,特別是為了成功扮演情婦而進行性愛練習的那段戲,更是令人莞爾而值得回味的片段。


──問題是,《色,戒》從來就不是喜劇,而不用太多的判斷力,也能看出此段戲的諸多問題,大學生扮富家夫婦?憑那輕功水上飄似的麥先生,還是學生演員水準的麥太太?唬我都不一定成,還敢膽騙易先生?重點是易先生還真的被騙了,這種貨色竟然還成了情報巨擘?難怪汪精衛會垮台,這叫做用人不淑。


於是,小說裡不過兩千字的片段回顧,被擴充成足以作為迷你影集的暗殺初體驗紀錄,張愛玲俐落的簡約文字再怎麼有破綻,總算有留白之處可供轉圜,然而李安近乎鉅細靡遺的描述,卻讓橋段本身的荒誕與愚蠢蓋過了原本想傳達的諷刺與殘酷,於是我一直笑、一直笑,笑到原本被預設的沉重心情都跑了。


事實上,當字幕打出「四年前」三字時,我心裡有另外三字的回音:又、來、了。


早在《臥虎藏龍》,我就無法欣賞李安對現實/回憶的敘述方式,就像一個故事很多卻無能闡述的老頭,李安的跳躍敘述從來就不比順敘法優秀,這點延續到《綠巨人浩克》與《色,戒》都不曾改變,所以規矩而單純的《斷背山》才能顯得如此傑出,李安終究是李安,他不是今敏、提姆波頓或克里斯多夫諾蘭。


不擅跳躍敘述的李安,在多角關係的敘述上,同樣是捉襟見肘──至少,在《臥虎藏龍》以來,都是如此──敘述本身不差,然而組合起來就不怎麼通暢,像個白描能力突出卻沒有組織天賦的演說家,精於描繪每一個小片段,卻無力呈現一個大故事。


色,戒》不過萬餘字,因此影像化的作品要增要減、要深要淺,端看改編者的意圖與焦點,編劇不只一個,無法得知誰著力得最深,然而可以想見的是,本片的編劇是貪婪的,貪婪到想在不滿三小時的篇幅交代鄺與王、王與易、易與其妻的關係──這還沒有算鄺一等人的蛻變、吳等小配角的額外描述,


如此,李安在技術細節上的考究與細膩,也反映在其敘述的步調與風格上,只是,在一道道曖昧與角力中,除了三場勉強撐起王/易互動的床戲,其餘片段與其說對劇情主軸有意義,不如說足以填滿李安/張愛玲迷對細節的堅持與感情,直接抽掉,也不至於弱化所謂的主戲──少一個鄺,王/易之間的深淺,絲毫無差。


自然,王與易太太等人打牌的過程是精采的,重現二戰的上海風情是引人懷念的,然而所謂的電影傑作仍得回歸故事整體的敘述,而非著眼於組件式的技術細節,個別片段的優越不足以作為整體優越的論據,文物重現的準確度值得讚賞,卻不能凌駕於敘述本身,除非你認為李安與麥克貝整體藝術水平上無高下之分。


再看本片顯而易見的暗諭,始於早先的舞台會聚,舞台延續到喬裝、喬裝延續到歌唱,那戲如人生、詞表情深的主張,篇幅之大讓論者足以大作文章,卻又未大到足以將整齣劇整個囊括,僅能與其他元素多方鼎立、各鳴其調,對照到不知見好就收的末段反高潮,一再顯示出李安對大格局電影掌握度的不足。


──這方面,我傾向以《英倫情人》為師,相較之下,《色,戒》反映出的李安可說是細膩有餘、格局不足。


所以,我能夠體會許多國外影評對《色,戒》的不耐──這絕對不是一句文化差異就可輕易帶過的,而又有幾個台灣人願意承認《臥虎藏龍》的走紅大半來自異國風情?──雖然在梁朝偉、湯唯以及戲份多卻重要性低的陳沖支撐下,我仍覺得本片頗為好看,畢竟分開來看,其中確實有不少優秀的片段。


這當然是一部傑出的電影,只是沒有許多人口中的那麼完美無缺──差得遠了。


最後,我要對標題裡的「過譽」兩字提出解釋。


之前,我將本文的標題當成暱稱,結果許多朋友立刻在網路上問我為何不喜歡《色,戒》,好像過譽兩字代表了某種全面的否定似的──這真是天大的誤會,我純粹覺得許多對李安的評價難免沾上了民/國族主義或神化的色彩,以至於許多明顯的缺點都被容忍、忽略或美化了,如此而已,而不代表我不欣賞李安。


──後來,我又看了一次《色,戒》,這真的是很痛苦的經驗,即使我很努力地去尋找我沒看到的細節、沒感受到的情緒,冗長的感覺,還是蔓延了,不必要的對話、場景、橋段多而滿溢,看來李安在情感語言上的壓抑,還真是一股腦兒地宣洩在繁瑣冗贅的鏡頭語言上了,這算是另一種補償作用吧?

本期焦點-【v.138】 20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