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陽春花再開《青春蝴蝶孤戀花》
日劇迷大概知道,每年底各家電視台常會把十多集的高收視率日劇濃縮成兩小時的精華篇,以特別節目的形式播出,再賺一次收視率。不過,把電影版《青春蝴蝶孤戀花》看做電視版的「精華篇」,對曹導、電影版實在不公平。
過最可惜的是,電視版片頭雲芳與五寶兩人一身紅旗袍的旂旎雙人蝴蝶舞,怎麼沒剪進電影版中呢?
作為背負著經典名著讀者巨大期望的文學電影,《青春蝴蝶孤戀花》當然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例如柯老雄躲債的動作場面、五寶病逝時的兵荒馬亂場面,都透露了台灣導演在技術執行面的劣勢。另外,把娟娟遭生父(太保客串)性侵害的夢魘壓縮進娟娟以熨斗打死柯老雄的高潮戲中,雙重悲劇一次爆發的巧思雖然奏效,娟娟那致命的一擊,到底仍舊在視覺上缺乏「轟然巨響」的震撼力(全靠背景交響樂牽動)。還有,五寶在逃難中死去的片段似乎有點太早出現(曹導安插在雲芳坐車回家、娟娟崩潰之間),假如能把五寶之死跟娟娟及殺柯老雄、門外則是雲芳焦急地以菜刀擊門交叉剪接,凸顯雲芳今昔依舊的「無能為力」,或許張力會更強大。而雲芳最後在鳳山眷村巧遇嫁為人婦的百樂門舞小姐美君的新版結局,雖看得出曹導是想藉此傳遞一個時代的過去的滄桑感,卻被美君(王寅)毫無說服力的唸白給毀了。
而作為電影主題音樂的<孤戀花>,除了讓林三郎(庹宗華)深情演唱的創意極好以外,片中三段高潮(雲芳把五寶骨灰交給三郎、娟娟殺了柯老雄、雲芳最後走進眷村小巷的謝幕式)都以管弦樂演奏來搭配,我嫌過火了些。娟娟殺了柯老雄那段,主旋律明顯使用OVER,或許前戲部分可以改編成快板(比較驚悚、扣人心弦)或悲情的小調變奏,直到真正擊殺柯老雄的剎那,才讓主旋律迸發出來,凸顯其衝擊性。而美君目送雲芳離去之際,或許可以先以小提琴或鋼琴單音符來演奏主旋律,然後才慢慢擴展為管弦樂演奏,讓史詩格局(單音V.S.交響樂:個人V.S.時代)逐漸浮現…。
從工業面來看,《孤戀花》以電視、電影雙向進行的策略,成功為高預算大格局的國產計畫案鋪出另一條新路。而也因為曹導這股創作人的傲氣,搭配服裝、布景、音樂等技術部門的用心,我們才有機會在國片中見識兵荒馬亂的大場面(想一想,上一次請得起一拖拉庫臨時演員的國片是哪部);我們才有機會在大銀幕上重溫久違的時代劇題材。當然,選角的精準,是《孤戀花》之所以經典的真正關鍵。
李心潔的楚楚可憐對比蕭淑慎脆弱卻又延展著土性的生命力;戲份所剩無幾的庹宗華(看他在電視版第一集裡一副拘謹憨傻的文青模樣,又別有一番滋味)肩負著帶出電影版最悲涼時刻的重要任務;演大哥演成精的高捷則在幾個眼神流轉間,透露出原著中的柯老雄也不曾有過的人性時刻;甚至連演媽媽桑的邱秀敏、演房東太太的丁也恬,都生動得讓我鼓掌叫好。當然,整部電影的靈魂還是是來自雲芳
– 袁詠儀。這位曾經是香港最看好的影后級女星(她近期的影壇發展似乎呈停滯狀態),以至情至性的投入跨越語言障礙,為這朵悲情卻堅韌的孤戀花注入動人的嬌嗔愛慾,期待她以此角提名金鐘、金馬雙料影后,開創她的第二波演藝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