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愛的餘燼:昨日夢已遠


《Once》是動人的歌唱愛情電影,《藍色情人節》也用情歌訴說著終必惘然的愛情,《愛的餘燼》會讓你想起這些往事,可是你依舊迷戀著飄揚在歌聲中的愛情章節,誰教我們就是參不透,鏡花水月總成空的癡人啊!



他們在刺青店裡相逢,在音樂廳裡相知,在農舍中相愛,在癌病裡相恨,在舞台上分手......比利時導演Felix van Groeningen執導的《愛的餘燼(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看似用盡通俗愛情電影的公式框架,摻合一起後卻絲毫不俗,關鍵在於戲與歌,兩皆脫俗。



愛的餘燼》的開場戲就是藍草合唱團的男聲合唱著「Can the Circle Be Unbroken」,優美和聲,帶領音樂穿耳入心,動人歌詞,讓人惦想著象徵和諧完美的「圓」,真的會破碎嗎?這份美麗,究竟能持續多久?正是《愛的餘燼》的核心主題。



故事女主角是刺青店裡的美麗女郎Elise(由Veerle Baetens飾演),她以刺青為生,也非常習慣把自己的心情與際遇都用刺青做紀錄;故事男主角Didier(由原著作者Johan Heldenbergh飾演)則是道地的鄉村歌手,善彈斑鳩琴,他住在鄉間農舍裡,有豬有雞還有狗,卻也不時看著美國電視,分享美國人的價值觀。邱比特把他們湊合在一起的時候,確實曾有一段如魚得水的美麗時光,直到Elise懷孕了,直到Elise生下了可愛的女兒Maybelle(由Nell Cattrysse飾演),直到Maybelle罹患癌症,而且抗癌失敗......



是的,熾烈的愛情終會淡泊,幸福遇見癌症總是立刻就變得慘白,《愛的餘燼》能成為2013年最受注目的歐洲電影,主要魅力在於Veerle Baetens與Johan Heldenbergh渾然天成的互動飆戲,她們攜手走過庸俗的紅塵歲月,卻能留下難忘的身影。



心念電轉,就愛不告而別,堪稱是男女主角的共同特質。



首先,一見鍾情的他們,一晌貪歡後,Elise大清早就開著Didier的跑車跑了,但是她再回頭時,跑車車頭同樣有了「紋身」,那是她獻給愛人的禮物。



其次,Elise告訴Didier她已經懷孕三個月了,Didier臉色大變,嚷著不能接受一個意外生命的來到,他也同樣開著車子走了。半天之後,Didier帶著大批建材回家,有了新生命,農?總得改建了吧,那也是他獻給愛人的禮物。



這兩筆不告而別的創作手痕,都用小小的懸念,創造意外的感動,就在招式即將用來之際,我們才在兩人最後攤牌時刻得知,他們都願意為愛犧牲,但也心中另有創痛,說不出口的「第三次」和「第四次」不告而別,讓他們的愛情,得著了更寬廣的人性軟弱層次。



美國布希總統的背景書寫,則是本片另一計高妙的時代手痕。



首先,她們愛情正濃的時刻,美國發生了911事件,電視機正播著世貿大樓冒煙畫面,接下來則有布希總統絕不與恐怖份子的談話,但是也不忘附加他講完狠話,就呆若木雞的空茫表情;其次,布希總統第二次亮相時,則是他斷然拒絕發展幹細胞療法的政策講話。



頭一回,Didier沒意見,第二回,Didier意見可多了,幹細胞研究或許可以救回Didier女兒Maybelle的小命,布希基於宗教信仰的理念,等於斷送了Maybelle的生機,Didier氣到發狂,忍不住就開罵了。



愛的餘燼》最高明的編劇策略就是透過一條清純小生命的無計回春,來印證世人的執拗與頑靈,Didier先是對布希開罵,批判了掌權者,既而又在演唱會上公然對舊約聖經中的耶和華諸多攻擊(例如要生靈獻祭以測忠貞),那是一位絕望父親的怒火;但是Elise的批判怒火則有更高層次,她批判「生命從來都不慷慨,,生命善妒,它會把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取走,還當面嘲笑你,你不該愛人,不該去依附人......」不是生命面臨沈痛一擊,誰會有這麼悲憤的醒悟?愛人走到如此地步,就算曾有濃情蜜意,也給消磨到只剩餘燼了嗎?



愛的餘燼》的敘事曲線很像迴紋針,有迴向,亦有交繞,音樂成了重要的串連工具,正因為Didier與Elise曾經唱出天韻和聲,他們成就的圓卻也難逃破碎命運,既呼應了片頭曲,也呼應了電影主題,在在都是迴紋針效應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460】 2014/08/14

開眼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