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藥命關係:眼睛與信任


經典驚悚電影的高招是對你掏心掏肺,袒裎相見,最後你才知道即便如此赤誠,你的解讀卻依舊可能全是錯的,一如你無法從Rooney Mara的眼神裡讀到她的心靈。

古人教我們:「To see is to believe.」但是電影常教我們:「Don't believe what you see!」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的新片《藥命關係》玩的就是信不信,有關係的遊戲。



相信你看見的,這是一般電影信奉的遊戲規則,不如此,電影邏輯如何成立?懸疑電影則是試圖顛覆此一規則,製造意外,追尋逆轉,只要言之成理,關鍵點確曾點到為此,預做鋪排,就能讓人信服接受,反之,則易遭人嗤斥,譏為胡掰。

《虊命關係》的前提在於藥,觀眾先看到女主角Emily(由Rooney Mara飾演)與夫婿Martin(由Channing Tatum飾演)有著不離不棄的相親相愛情,也看到她因為憂鬱症發作逐步崩潰,先是駕車撞牆,繼而在大庭廣眾失控,看到她們共同求醫,曾經讚許新藥有效,但也從她的恍惚眼神中,聞嗅到隱隱不安的副作用,終至演變成Emily在失神狀態下殺害Martin的命案。

兇手是明確的,如果醫生能夠証明她是因為吃了醫生Banks(由Jude Law飾演)所開的抗憂鬱症新藥才演變成此一結果,Emily就能無罪開釋,但是如果Banks暗生愛慕,在藥中動了手腳,讓Emily排除情敵,Banks不是就有刑責了嗎?証據之一:Emily曾與Banks在飯店大廳談病, Banks觸碰了Emily的手背;証據之二:Emily曾向Banks展示了情趣內衣,凡此種種,都讓Banks陷進了百口莫辯的困境,因為大家都看見了Emily身心受挫的疲憊模樣,平常就已讓人疼憐的Emily,誰不為她的受藥煎熬,更增同情之心?



問題之一,Banks為何會觸碰Emily的手臂?這麼可人的病患,醫生不會動心?問題之二,Banks與Emily私會時,誰會知情?誰會偷拍照片?而且不但拍到了Emily秀出情趣內衣的模樣,另外還有著Emily穿上情趣內衣,在床上搔首弄姿的風情,習慣「有圖有真相」的閱聽大眾,此時不是就有了「鐵証如山」的把握?這麼可人的病患,醫生不會動心嗎?

索德柏的功力就在此秀出一連串的証據後,再逐步推翻預設邏輯,提供另一種可能的生命真相,《虊命關係》的真正趣味在於挑戰我們相信的簡單真理:曾經共患難,等待夫君出獄的妻子,怎麼可能殺害丈夫?你接受了她是代罪羔羊的假設;曾經努力醫治每一位病患的醫生,怎麼可能逾越醫病關係的紅線?你接受了其中必有隱情的推論。偏偏這兩個關係卻是相互矛盾的,隨著劇情進展,觀眾不停地玩著消去法或者推論法的遊戲,急著在心裡盤算著可能的結果,唯有到了真相揭曉的那一刻,你才會猛然驚覺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真實,究竟離事實有多遠?

《虊命關係》其實是試圖透過一齣命案,揭露藥商主宰我們生活的真相。我們都會生病,因而不時服藥,但是藥品的背後利潤究竟有多大?《虊命關係》透過一劑新藥的實上新操作暗盤,讓世人看見醫藥同謀的當代生活情貌,我們先是在媒體廣告上看到了美麗包裝的新藥廣告,繼而聽見了醫生掛保証的開方用藥,並不清楚藥商曾經開出多好的條件,吸引了醫生作為利益關係的共同夥伴,不知情的我們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人體實驗的白老鼠,有效,算你幸運,無效,則屬你活該,在藥商的強大羽翼下,多少醫生已了同路的守護神,共享新藥利潤。



正因為醫藥關係有著這麼一層利害與共的互利關係,有心人不就可以介入操控,從中博取更大利潤?那是一個凡夫俗子都還未曾了解與涉獵的秘密世界,《虊命關係》不但有了不露痕跡的指控,更利用的真正趣味就在於反覆操作「To see is to believe.」的視覺判斷,我們曾因此墮入局中,替某人定罪,其他人是否也因此做出誤判,陷進另外一個巧局之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的報復是否才是最狠絕的報復?

《虊命關係》的結局符合了大逆轉的定義,但在唏噓感歎之餘,《虊命關係》真正留在觀眾心中的,其實是我們究竟吃下了什麼藥,醫生的忠告源自良心與良知,或者只是商業操作下的糖衣?有了這一層體悟,《虊命關係》就不再只是一齣驚悚劇了,它悄悄完成了社會訊息的傳遞,還真是不露痕跡地寓教於樂呢!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400】 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