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勇氣:送錢的藝術
陽光男孩,可親可信,既有國旗做背景,還有美麗的開發遠景及金錢收益,《心靈勇氣》,選擇從開發端觀點挖掘環保議題,有了不俗的切入點。
提到環保,難免就想到抗爭,環保議題多數總與開發相關,主張開發的人往往是有錢有勢的有力之士,環保人士經常孤軍奮戰,難免悲情,難免激憤,但是美國導演Gus Van Sant所執導的《心靈勇氣》,卻另外走了一條迂迴曲徑,他沒有選擇環保這一邊,他選擇從開發面切入,讓觀眾從更多面向來解讀環保議題。
《心靈勇氣》描寫一家天然氣能源公開,看中了礦脈豐富的純樸小鎮麥金利,於是派出了王牌業務員史提夫(由麥特.戴蒙/Matt Damon飾演),協同資深業務蘇(由法蘭西絲.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飾)前往遊說鎮民,他們除了得說知識豐富的退休教授法蘭克(由Hal Holbrook飾演),更得面臨環保人士達斯汀(由John Krasinski飾演)的挑戰。
《心靈勇氣》描寫的第一招開發招式為:選對人。
外貌忠厚老實的麥特.戴蒙一直給人鄰家男孩的印象,從外貌、穿著到講話方式,都站在理性這一方,不致巧言令色,更不會灼灼逼人。搭配眼明手快又聰慧的法蘭西絲.麥朵曼,一陰一陽,一靜一動,誠然是絕配。
《心靈勇氣》展示的第二招則是:入境隨俗。蘇先找到一輛手排檔的老式汽車,既而到小鎮的雜貨店裡選擇衣服:他們穿什麼,我們就怎麼穿。融入式的外貌變裝工程,成功打造了不炫富,不招搖的自家人印象,少了驕奢習氣,讓人少了戒心,才可能聆聽他們所提出的「雙贏方案」,同意土地開發。
有了光明面,卻也不得不碰黑暗面。《心靈勇氣》的第三招就是:送錢。
史提夫初到鎮上拜會代表,對方繞了個圈子說他做了不少研究,認為開發案仍有疑慮,正在用早餐的史提夫二話不說,直接回應:「協助我們通過公技,給你百分之三的紅利,這就麼多,我不會再加一毛錢。」是的,對方還沒開口要錢,史提夫就已洞悉來意,不用你開口,我先把條件說清楚。這一招的目的是討價還價很難看,開門見山,掀開底價,愛要不要,少了迂迴探試的尷尬與難堪,不也是一種談判技巧?明明是賄賂,卻避免了裝模做樣的要錢嘴臉,黑臉白臉自己一肩承擔,看似忠厚勤樸的好男孩,卻深諳送錢之道(顯然,這類要錢/送錢個案早已列入談判的教戰守則之中),商戰電影拍得這麼簡明扼要,還真是只能乾淨俐落來形容了。
這時候,電影來了二段插曲。首先,天然氣公司派代表到外頭打仗,總要激勵士氣,就在大致有了眉目之時,公司傳來喜訊:史提夫被升為副總了。升官是肯定,在前線打仗的人,豈不更賣力?誰不知這一套?財團是不是深諳人性?
其次,小鎮來了一位環保人士達斯汀。他的路數和史提夫完全一致,同樣是簡樸貨車,同樣笑容可掬,同樣舌粲蓮花,同樣挨家挨戶拜訪說明,但是他握有更多開發案破壞生態的圖像証據,他的一舉一動讓史提夫備受威脅,於是在一個晚上,史提夫和蘇守候在汽車旅館外頭,等到達斯汀回來,直接送上紅包,請達斯汀閃人退出。
只要達斯汀肯收錢,就算排除了障礙,這也同樣是開發公司教戰守策中註明的首則,問題是達斯汀錢照收,照幹環保抗爭,傻眼的史提夫,面對著全軍盡沒的潰敗危機,除了拚盡全力遊說鎮民,似乎想不出更高明的點子了。
站在開發端來說故事,是《心靈勇氣》故意選擇的敘事姿態,站在正面攻擊面,確實可以清楚昭告開發端的策略運用,這兩場送錢戲都直接切入刀口,讓人看得目瞪口呆,但是後來的大逆轉,卻才讓人明白,大財團絕非一般的惡魔,先鋒只是幹練的棋子而已,幕後還有精明的下棋之人(詳情此刻不便透露),多數人只看到表象,《心靈勇氣》在光明裡滲透出的黑暗氣氛,不必高聲吶喊正義口號,不必訴諸悲情抗爭,卻讓人看見更多真相,這也是另類的環保策略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