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貧民百萬富翁》:編劇巧


《貧民百萬富翁》兼具了印度電影的輕快娛樂本質,卻也兼具了社會批判的文化觀察。

如果非利士巨人歌利亞(Goliath)輕易就打敗了少年大衛,「聖經」大概一個字也不會提這段故事,卻因為身高不到一百五十公分的大衛打敗了身高至少三百公分的歌利亞,那是以弱伏強,以小擊大的傳奇,所以不但「聖經」大書特書,世人也從這則傳奇中擷取了生命啟示錄:即使實力懸殊,也不要輕易妥協或屈服。

歌利亞傳奇歌頌的英雄是大衛,他讓世上受委屈或岐視的小人物都得到命運巨輪還是可能逆轉改變的希望與期待,英國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的作品《貧民百萬富翁》採用的也是同樣的邏輯,一位在電話公司送茶水的十八歲青年賈默竟然得能在『百萬大富翁』的電視問答節目中過關斬將,賈默過去坎坷人生所累積的能量,不但創造了當下的螢光幕「浪漫」傳奇,也重新檢視了印度社會貧富懸殊的「寫實」現況,「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的交錯進行,讓《貧民百萬富翁》展現了「好萊塢」電影中少見的「寶萊塢」光環,而且兩者雜揉得非常精彩,時代雜誌曾經用「feel good」來形容看完電影的感受,其實是非常精準的形容詞。

貧民百萬富翁》的故事架構其實可以簡單切割成兩個部份,一個是「貧民」,另一個是「百萬富翁」。一般刀法是一刀兩半,直直切入,涇渭分明;丹尼.鮑伊的刀法卻像帶鈎的鋸齒,隨著影片節奏滑動前行,時而當下,時而回溯,就在百萬富翁即將誕生之前,貧民窟的成長時光卻也不時在眼前晃動,觀眾不只目擊了少年英雄傳奇,同時也見証了印度發展史,讓電影在快速滑行的夢幻節奏下,帶出了驚心動魄的恩怨風景,所有的糾結在翻滾交疊中,都蓄積了匪夷所思的華麗與無情。

但是小貧民變成大富翁的傳奇在影史上已經不算新奇,甚至有些老套了,《貧民百萬富翁》如何在招式用老的舊框架上訴說一則新傳奇,反而是最有趣的一堂編劇課。

電影的第一招是:質疑。前提就在於賈默到底是不是騙子?如果沒有作弊或洩題,一位沒唸過書的,從小在貧民窟長大的送茶水青年,憑什麼過關闖將,直逼百萬大獎?電視製作單位不解,外界亦難免存疑,因而才將賈默押送警方審訊的前提。

這是標準的階級岐視。高級知識份子精心設計的智慧巧局,範圍包羅萬象,一般人連題目中提出的人名都不見得聽過了,根本無從回答起了,怎麼可能被一位沒唸過幾天書的小夥子就給輕易破解了?連闖三關,可以說是瞎矇運氣好,可是要連闖十一關都能準確答對,押寶猜中的機率真的只有千萬分之一,而且如非瞎猜,這種事關百萬大獎的題目就是輕易被文盲青年解破,那還真是嚴重打擊了「高級」知識份子的自信與尊嚴,所以,「質疑」他可能作弊,竟然就成了最佳的洩忿管道。

電影的第二招則是:交叉。賈默被送進警局之後,慘遭嚴刑拷打,但是沒有的事就是沒有,屈打成招也未必能夠得到警方「想當然爾」的「作弊」真相,卻提供了賈默對照電視節目內容解答自己成長史的歷程,他之所以能夠答對每一個題目,其實都來自生命中有過的養份,這個養分恰好見証了孟買近代發展史,特別是貧民窟生活的真相,匪夷所思的苦難人生,卻也是他能夠順利過關的生命偶然與巧合。

世人比較習慣標準答案式的交叉比對法,然而丹尼.鮑伊最特別的處理手法卻是介紹了環境、成因與經歷之後,讓觀眾與聽眾(戲中的警察)得能想見其中滋味,不必逐字逐句校驗,因此讓電影節奏更加精練有勁。

第三招則是:愛情。所有的人生傳奇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動力,賈默對少女拉提卡(Latika)的愛情歷經了大雨、出賣、救贖、強佔、毀容、搶救與捨命的諸多考驗,終於在最後的手機鈴聲中達到最高潮,原本是標準通俗劇的公式,卻因為拉提卡從小就不知道「三劍客」的名字而陷入絕望的困境,期待的答案可能落空(百萬獎金可能泡湯),卻得到了根本不敢奢想的答案(拉提卡竟然能夠接聽了哥哥的手機),既苦又甘的矛盾滋味,頓時全數擁上心頭,觀眾不禁油生,賈默是要愛情?還是要百萬?還是他可以兩者得兼?撩撥起觀眾忐忑的心,起伏的情緒,就是《貧民百萬富翁》最紮實的編劇技法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205】 20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