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鬼知道你死前》:捲簾跳敘法
以僥倖之心行險,是人性之常,偏偏魔鬼總比你更神通廣大。
很難相信這麼黑,很難相信這麼冷,很難相信這麼老,是我看完《在魔鬼知道你死前》之後的心情。
黑是因為劇情描述的貪婪與毀滅,讓人直墜人性深淵,如入無間地獄。
冷是因為明明命案連連,卻未能有一絲血脈僨張,而是悲涼直上背脊。
老是因為導演薛尼‧盧梅(Sidney Lumet)已經高齡八十三歲了,三年前拿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他,竟然還能出手如此辛辣,沈重得逼人窒息。
關鍵在於劇本、表演,以及節奏。
《在魔鬼知道你死前》描寫一對嚴重缺錢,生活即將沈船的兄弟,由菲力普.西摩.霍夫曼飾(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演的安迪和由伊森.霍克(Ethan Hawke)飾演的漢克於是計畫打劫父母親經營的珠寶店,理由是警戒超弱,店員又老,店家又有保險,不會有人受害,一旦打劫成功,各分六萬美金,兄弟倆的財務危機全都解決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一著錯處處錯,結果是兒子害了母親,父親手刃兒子,還波及了無數動了貪念的人。
如果劇情平鋪直述,《在魔鬼知道你死前》不過是一齣家庭倫理悲劇糾纏而生的刑事案件,但是Kelly Masterson的劇本卻選擇了不規則捲簾敘事法,情節進展看似不規則地任意跳動發生時空,有時是一天前,有時是四天前,最後則是回到七天後,其實每一段的內容都對前一段時空中的劇情提供了恰到好處的呼應與解說效應,讓千頭萬緒難以說清楚的故事與人物關係,因而有了觀點跳動,真相卻得以更清楚明白的新視 野,薛尼‧盧梅揮灑自如地駕馭這個劇本,真的讓人很難相信他是八旬老翁。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找對了演員,而且讓演員顛覆了自己過去的形象框架,例如伊森.霍克就成了父母寵溺的老么,也是一事無成的輸家,更是偷嫂欺哥的懦夫,糟到不能再糟,成為他最有說服力的演技表演。
至於菲力普.西摩.霍夫曼則成了逐步崩毀的雕像,表面上光鮮自在,內裡卻是一團敗絮,親情、女人、工作都已瀕臨危機驚爆點,只能靠毒品紓壓,看著他的面具逐步坍落,觀眾有心急,也有心酸,特別是父子攤牌,導致的開車發飆;妻子下堂求去前的黯然加送車資,他的心碎與無奈,悲情到幾乎讓觀眾都想要接受他向罪惡屈膝的動機了。
資深影帝亞勃.芬尼(Albert Finney)飾演的老爸則是從老態龍鍾,毫無心機的老頭子,逐步展示了他曾經有過的無情、堅?與狠毒。這一家三口三個男人的三種性格,其實揭露出人生危 機往往都是歷史暗潮與心結的長期累積下,終於失控驚爆的結果,一路錯下去的生命選擇,攸關貪婪、懦弱、愚昧和血性,才會讓魔鬼得以在黑暗中大口吞噬人性。
《在魔鬼知道你死前》的片名典故取材自愛爾蘭人慣常在聖派崔克節暢飲狂歡的飲酒歌:「祝你酒杯常滿/May your glass be ever full. 祝你屋頂堅實不會垮/May the roof over your head be always strong. 祝你能在魔鬼知道你死前/And may you be in heaven 在天堂歡度半小時/half an hour 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凡夫俗子都是罪人,都巴望著能在魔鬼帶你下地獄之前能有些許僥倖,這樣的心情恰好點出了全片的黑暗魅力,而且因為不規則的劇情及觀點跳動,得以讓觀眾得以有更寬廣的視野來檢視人生悲劇,即使沈重,即使悲涼,卻能讓人安靜沈澱,這是一般犯罪電影難以企及的層次空間,這一切來自一位看盡人生風月的資深導演之手,那是影迷的幸福,也是電影藝術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