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奧斯卡入圍特別整理:5部最佳紀錄短片
2016年路易.CK擔任最佳紀錄短片頒獎人,即興的致詞再次喚起社會大眾關注這些不被人熟悉的影像工作者與入圍影片;如今在2017年奧斯卡頒獎前夕,如果你還不太了解哪5部短片入圍,那麼這篇特別整理可以幫助你一次清楚它們所要傳達的影像與寶貴訊息。
比起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配角,每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一宣布,多數人都感到十分陌生;然而這些入圍短片正因為奧斯卡提名的光環加身,才能被國際社會看見。
2016年最佳紀錄短片得主《河中女孩:寬恕的代價》,關注巴基斯坦女性「榮譽」處決的實況,而影片放映與得獎的過程,也讓內容成功引起國際社會與巴基斯坦總理的注意。這也正是記錄影片的工作者們努力不懈的目標,期待所拍攝的真實角落被正視,甚至改變。
現在,就讓我們看向本屆2017年奧斯卡入圍的5部最佳紀錄短片,在頒獎前夕了解影片中,所要傳達給國際社會的聲音與畫面。
《喬的小提琴》(Joe's Violin,暫譯)
*《喬的小提琴》的24分鐘短片已可在The New Yorker的youtube頻道上完整收看:點擊。
導演為卡漢寇恩,是一位電視製作人與紀錄片導演,曾製作過喬恩史都華(Jon Stewart)的脫口秀節目《每日秀》(The Daily Show)。她接觸此紀錄片題材,起因於她開車去工作地點時固定收聽廣播,她聽到了美國紐約古典電台(WQXR)推動募捐樂器,這些樂器會送到紐約各地學校孩子手上。廣播中說到來自91歲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喬,捐出了他1947年在集中營持有的小提琴,卡漢寇恩便對這15秒廣播裡的小提琴來歷特別感興趣,覺得背後一定有故事可說,她也很好奇,誰會拿到這把小提琴?因此連繫捐贈機構,打算拍攝關於這把小提琴背後的故事。
卡漢寇恩循線找到喬,聽到喬分享他童年與大屠殺的經過。喬因為年紀老邁,無法再像從前拉奏小提琴,決定將樂器捐贈出去,給同樣陷入生活困難,卻無法擁有屬於自己樂器的人。這把小提琴經由機構協助,轉到了給女孩就讀、位於紐約貧民區的Bronx中學,此中學學生幾乎是移民、非洲和拉丁美洲後裔,而每位在此讀書的學生都要從第一天開始學習拉小提琴。Bronx中學將小提琴交給了12歲的女孩布瑞娜(Brianna Perez)。而收到琴的布瑞娜,也為喬拉奏了一段最珍視的,與母親有關的〈蘇爾維琪之歌〉(Solveig's Song),兩人也建立了一段友誼。
《白盔》(The White Helmets,暫譯)
Netflix原創紀錄短片,是紀錄片導演奧蘭多馮安錫德爾拍攝,他的2014年紀錄片是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監製的《維倫加》,同樣入圍奧斯卡,描述一群環境保育團隊成員,在剛果邊境的維倫加國家公園遇到挑戰與威脅。2017年他拍攝的41分鐘《白盔》則聚焦敘利亞阿勒坡內戰,有一群民間自衛隊的義工頭戴白盔,志願在斷垣殘骸的前線進行搜救的任務,他們總數約有3000人,在砲彈轟炸下的屋瓦裡搜救出多達6萬人的性命。
導演奧蘭多馮安錫德爾表示,這些頭戴白盔的民間自衛隊,有的是教師、學生或木匠,他們都只是一般人,不拿槍、不逃離敘利亞,每天起床決定的就是出門去拯救陌生的生命。導演拍攝《白盔》的動機有二個,第一是敘利亞阿勒坡內戰已發生了5年,國際對此始終找不出對策,很多對此更是不聞不問;第二,這場敘利亞阿勒坡內戰所導致的結果,是近年衍生ISIS、恐怖攻擊與難民的議題,導演希望將鏡頭拉回敘利亞本土所發生的事,每日與頭戴白盔的志願搜救者要面對的槍林彈雨。
導演提到,《白盔》中的畫面主要都是跟著搜救成員中的年輕攝影師哈利德(Khaled Khateeb)所拍攝,因導演受到敘利亞中的特殊組織邀請,希望將當地的狀況帶到國際上。導演與哈利德兩人在土耳其南方的組織訓練營期間認識,教哈利德關於拍攝的技巧,讓哈利德拍攝敘利亞當地的搜救前線行動,素材再帶給奧蘭多馮安錫德爾製成紀錄片。
而近期川普的移民禁令可能影響到《白盔》的民間自衛隊創始人沙雷(Raed Saleh)與哈利德無法參與奧斯卡典禮,同樣影響到的包含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的《新居風暴》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目前已確認聲明不出席本屆奧斯卡。
《4.1英里》(4.1 Miles,暫譯)
*26分鐘《4.1英里》短片已可在紐約時報網站完整觀看:點擊
年輕女導演達芙妮馬基雅拉姬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新聞所,她生長於希臘,關注到家鄉地中海2005年開時發生的敘利亞難民潮,進而拿起攝影機,不斷與希臘的海岸警衛隊交涉接觸,到現場去拍攝。26分鐘的《4.1英里》記錄了土耳其海岸到希臘小島的4.1英里海域,60萬的敘利亞難民走此路線,打算離開敘利亞。官方對此沒有提供船隻援助,惡劣的海上氣候加上偷渡組織的橡膠艇運送,有許多難民喪生,只有海岸警衛隊被通報前去搜救,而這些海岸警衛隊員並沒有事先受過完整的訓練,沒有裝備相關儀器,很快地被迫去回應那些救援。
達芙妮馬基雅拉姬隨著海岸警衛隊3個星期,也經歷到一些兩難的抉擇和船上的一遍混亂。在紀錄片開頭,當她拿著鏡頭拍攝,海岸警衛隊隊長因人手不足,當下要求她關掉攝影機幫忙抱著幼兒,她好幾次有類似的經驗,有的時候她在現場幾乎忘記她紀錄工作者的身分;但她也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擾亂到整個搜救行動。達芙妮馬基雅拉姬也提到,這些難民當中有很多未曾見過大海,而他們因內戰被迫從海上逃離家鄉。
達芙妮馬基雅拉姬的紀錄短片《4.1英里》已獲得2016年的學生奧斯卡獎(Student Academy Awards)與2016國際紀錄片協會獎。
《瓦塔尼:我的家鄉》(Watani: My Homeland,暫譯)
馬塞爾梅特爾西芬在成為記者前受過醫學訓練,他擔任攝影記者時遍訪突尼西亞、埃及等國家,也決定轉到影像工作,為美國PBS拍攝過兩部關於描述敘利亞內戰的影片,其中他被敘利亞兒童身長的環境震撼,進而決定拍攝紀錄長片,聚焦在敘利亞孩童的故事。他多次到敘利亞阿勒坡,接觸到了自由軍的指揮官阿里(Abu Ali),希望能拍攝關於敘利亞的兒童,而指揮官表示在此地剩下能被拍攝的孩童只剩他家中的孩子,於是馬塞爾梅特爾西芬耗時3年,開始記錄指揮官阿里家中的4個孩子。
《瓦塔尼:我的家鄉》描述一個擁有4個孩子的敘利亞家庭,父親是敘利亞自由軍的指揮官阿里,當父親被ISIS俘虜,失蹤毫無下落音訊,母親為了生存,在掙扎中決定帶著4個孩子逃離敘利亞,到德國的小鎮。他們在德國的生活面臨適應的新挑戰,鏡頭更記錄了4個孩子如何在他們的傳統、新的身分間學習適應。
《生死關頭》(Extremis,暫譯)
Netflix原創24分鐘紀錄短片,導演丹克勞絲曾拍攝過其他面對生死交關的影片,2017年24分鐘的《生死關頭》拍攝了奧克蘭公立醫院的加護病房,跟隨潔西卡醫師(Dr. Jessica Zitter)一天的腳步,了解現今越加進步的醫學環境中,醫生與病患家屬比起以往,面對了更多抉擇的新難題:是否利用儀器延長生命,或是決定終止治療?
導演丹克勞絲藉由《生死關頭》提出問題,並留下灰白的討論空間,「醫學的進步讓現今的醫生能延續更多的生命,但也讓醫生們面臨新的議題」,這些醫生與家屬面臨到他們所延續的是人的生命或只是心跳而已?在《生死關頭》中,導演丹克勞絲拍攝到兩個家庭面對親人繼續接受治療,或放棄治療的抉擇;由於兩個家庭的動力在信仰與看法上的不同,也做出了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