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厄夜追緝令》觀後感:百聞不如一見


《厄夜追緝令》是一部相當令人感到驚喜和振奮的作品,它展現了另一個說故事的新形式。這部作品非常不適合提前知道劇情發展,如果能知道愈少,愈能和警官亞斯格經歷一次報案中心的90分鐘厄夜。

去年雖然獲得極好評價的電影不多,但卻出現不少以新穎手法說故事的年輕導演,像是導演阿尼許夏干提(Aneesh Chaganty) 執導的《人肉搜索》,以及入圍奧斯卡外語片九強、丹麥導演古斯塔夫莫勒(Gustav Möller)首部執導作《厄夜追緝令》。

厄夜追緝令》是一部相當令人感到驚喜和振奮的作品。劇情敘述丹麥警官亞斯格因為執勤不當被暫停職務,接受調查期間被分派到深夜報案中心值班。某晚在他快要下班時,接到一通來自女性的求救電話,他察覺到女性被暴力挾持,將被帶往某地。在分秒必爭與焦慮中,他在報案中心與轄區負責的警局聯絡,甚至私下聯絡他的同事出動搜索,要阻止這個綁架案。


這部電影的驚喜在於,它展現了另一個說故事的新形式,在極為封閉的單一空間場景中,技巧性地運用電話的聲音與一個演員的互動,製造出一種留白。銀幕前的觀眾與警官都看不到現場的畫面,只能從聽到的訊息做出判斷,而觀眾集體會一直隨劇情釋出的訊息不斷延伸出無限的想像和情緒,推動著故事,以此來達到驚悚懸疑的效果,並直到故事尾聲真相大白,觀眾的認知才被徹底翻轉。

而導演古斯塔夫莫勒的極佳執導能力也令我們彷彿和警官亞斯格一同在90分鐘內經歷各種狀況,鏡頭的構圖、室內的陰暗與燈光、特寫警官演員雅各賽德倫的臉部表情造成的壓迫感,始終帶著我們提心吊膽、繃緊著神經,也可以說《厄夜追緝令》反比韓國導演金秉祐的《90分鐘末日倒數》更加創造出身歷其境的成功條件,也更像是度過一場實際如90分鐘的驚悚洗禮。


導演的精采調度也可以從他如何操作有限的空間呈現亞斯格的心理運作,以亞斯格在報案中心與空間的關係來看。亞斯格一開始在報案中心的大辦公室接電話,隨著愈來愈危急,他轉而進到更封閉黑暗的小辦公空間,最後得知真相後才願意走出小辦公室,也願意走出報案中心。除了導演的調度,整部影片也仰賴演員雅各賽德倫的演出。故事的中心與情緒幾乎是倚靠他的表現推進,雅各賽德倫飾演的警官並未在戲中交待太多背景與過去,卻能在他角色的總總反應中感受到嫉惡如仇的偏執,對於加害者與被害者極為不同的看待方式,有一套認定誰是加害、誰是被害的固定準則。觀眾不會知道角色為什麼會以這種方式思考,僅是點到為止,卻也能給觀眾額外的探討,警官在電影中的一些判斷是他個性的使然?或曾有被暴力的過去、職務上專業枯竭(Burnout)的緣故?或是我們也都有類似被先入為主的想法左右了對事實的理解,忽略了許多徵兆與線索,而妄自下了判斷,不明究裡偏離事實的時候。

厄夜追緝令》的結局激盪出更多思考,也意外留意到另一個需要被關注與協助的族群與他們的家屬。而這部作品非常不適合提前知道劇情發展,如果能知道愈少,愈能和警官亞斯格荷姆經歷一次報案中心的90分鐘厄夜。

作者:Angela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97】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