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Live劇評】富麗秀(Follies):天才的作品 完美的呈現
Stephen Sondheim的音樂劇《富麗秀》,道盡了人生許多不可名狀的無奈。七零年代即將改建的廢棄劇院,一群年華不再的富麗秀女郎舉辦最後一次重聚派對,整齣戲成為這群中年人一幅又一幅的人生剪影。他們從誇耀著自己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用虛假的東西去跟更虛假的東西較勁,但熟悉的地方不斷讓他們想起曾經的自己。
Stephen Sondheim(史蒂芬桑海姆)的巨作、英國當代最出色的音樂劇演員、英國國家劇院最具震撼力的王牌導演,交織成2017年倫敦睽違了30年的《富麗秀》(Follies)全本復排,從幕前到幕後千載難逢的奢華陣容,讓本次復排叫好又叫座的程度足以載入英國國家劇院史冊。感謝從2009年開始的英國國家劇院現場拍攝計畫,NT Live為全世界的觀眾留下了這齣值得在人生不同階段一再回味的完美製作。
音樂劇《富麗秀》首演於1971年,詞曲創作者Stephen Sondheim有「音樂劇界的莎士比亞」之稱,是百年音樂劇史上公認最偉大、藝術成就也最高的音樂劇作曲家。左手填詞右手譜曲的Stephen Sondheim在以商業掛帥的音樂劇產業當中獨樹一格,他的作品總是能在娛樂的同時展現作者自己對人性、人生、藝術、政治更深一層的思考,Sondheim將音樂劇這項表演藝術再往上提高了一個層次,也因此他的音樂劇就算首演時的票房成績不見得讓人滿意,但總能在往後數十年當中不斷讓許多名導拿出來復排,一代又一代的傳奇演員對演出他的作品趨之若鶩,不同年代的觀眾都能夠對Stephen Sondheim的音樂產生屬於自己的共鳴
與傳統音樂劇以敘事為主體不同,《富麗秀》屬於概念音樂劇(Concept Musical),也就是直接抽掉故事主線,將整齣戲設定在一個場景中,讓各式各樣的角色輪番上台帶來各種不同方向的思考衝擊。
《富麗秀》的劇情設定在七零年代一間即將改建的廢棄劇院裡,一群年華不再的富麗秀女郎舉辦最後一次重聚派對,她們年輕時曾有過同樣的風光,卻也在往後的人生歲月裡有著不同的跌宕起伏,整齣戲成為這群中年人一幅又一幅的人生剪影,觀眾不一定能真正知道她們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故事,卻又能從每一幅特寫裡窺見她們曾經的夢想、遺憾、成就與堅韌。
Stephen Sondheim為《富麗秀》創作的音樂風格刻意模仿富麗秀時期的輕鬆俏皮,與整齣戲黑暗又沉重的基調呈現極大的反差。Phyllis與Ben,Sally與Buddy這兩對人生路徑截然不同的夫妻回到了他們最初的相遇地,在典型中年人士的社交晚宴上,觥籌交錯間,他們從誇耀著自己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展現成功光鮮的事業成就,用虛假的東西去跟更虛假的東西較勁,但是一步又一步,當回憶不斷閃現,當熟悉的地方不斷讓他們想起曾經的自己,這些亮麗的謊言逐步崩盤,兩對夫妻間更真實的問題開始浮現,在過去與現在裡,他們看清自己的悲哀,最終誠實面對自己最醜陋不堪的那面。輕鬆愉悅的旋律底下,悲傷無限蔓延卻也更顯真實,如同破敗的劇院與角色們曾經的美好年華呈現鮮明對比,舞台上所有有形與無形的事物都帶著強烈的對位衝突,有聲無聲地將整個戲劇張力推向極致。
《富麗秀》整部戲充滿了人生寓言,四個主角對自己的過去與現在,乃至曾經的夢想與愛情都有各自不同的定義,觀眾很容易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身影。最後收尾的〈Love Land〉是畫龍點睛之筆,跳脫了現實,溫和卻荒誕,原來每一段婚姻在開始的時候都曾有那麼多對自己與未來的期盼憧憬,但為什麼最後總是無可避免地走向互相折磨。這一整段宛如四位主角的個人獨白,他們都在這個幻境裡面對了真正的自己: Buddy愛上不愛自己的人,Sally一生迷戀自己想像中但其實並不真實存在的那個人,Phyllis的人生永遠在一個嚮往將來或羨慕過去的不滿足狀態,Ben滿嘴高談闊論卻實際上自我厭惡也不懂如何愛人。很多時候對外的謊言會說到連我們本身都被騙過,我們找到一個說法說服自己生活是美好可接受,是成功而光鮮的,卻假裝無視那些回到家後無休止的爭吵拉拒,那些無止盡的情緒暴力,導演Dominic Cooke談到這齣戲的核心時只說了一句話:《富麗秀》的故事就是人怎麼面對與接受自己真實的過去與現在。這個導演是真的抓到了整齣戲的精髓,難怪能將難度這麼高的一齣戲完成得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劇終的崩潰總會讓人好奇這兩對夫妻未來的走向,Buddy與Sally的婚姻大概是一定完蛋了,而Ben與Phyllis之間的故事或許還有發展下去的可能,當Ben終於承認自己的失敗,而Phyllis也依舊準備好伸手承接住這個破碎的丈夫,Sondheim對這對夫妻的結局是有自己的想像的,而兩位演員也忠實地將答案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英國國家劇院在2017年復排版找來的卡司陣容都是英倫當代一時之選,有些人甚至即將成為絕響。飾演Ben Stone的Philip Quast(菲力普奎斯特)是音樂劇迷非常推崇的一號人物,著名作品包含【悲慘世界】十周年演出時被譽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警官賈維(Javert),他的歌聲溫暖明亮,去年有倫敦劇評形容Philip Quast的聲音如同「流動的金子」,這些年低音的表現更是越發沉穩有力。Philip其實本身是戲劇學校出身,也因此他非常著名的表演特色之一就是歌聲與演技的完美融合,對角色的詮釋體現在歌詞每個字的咬字、停頓、強弱裡,〈The Road You Didn’t Take〉一路從故作高尚唱到結尾已經茫然無措,〈Too Many Mornings〉如同墜入幻境般的迷惘,細心的觀眾總是能單從Philip唱歌的方式就完全聽出他對整個角色理解的深刻。Ben Stone在《富麗秀》這齣戲裡一直都是一個存在感並不鮮明的人物,但在Philip的詮釋下,Ben的人生困局變得可以理解,在最後崩盤的自厭裡,Philip Quast以自身經驗的表演,讓他成為這個製作裡相當重要的亮點人物。這次在《富麗秀》的演出也是Philip Quast的音樂劇告別作,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以如此高峰畫下句點,也算是身為演員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完美結局。
飾演Phyllis的Janie Dee(珍妮迪伊)是這幾年倫敦莎士比亞劇場裡非常引人矚目的演員,幾年前曾隨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仲夏夜之夢來過台灣,Janie Dee的魅力在於對角色的精準掌握,Phyllis這樣理智而充滿魅力,心情上卻又有著許多矛盾的角色,卻被Janie Dee詮釋得如此順暢自然。在這個製作裡,Janie Dee更亮眼的是她了不起的歌舞表現,〈Could I Leave You〉每一句質問向上堆疊的力道,〈Lucy and Jessie〉令人驚豔的爵士舞蹈,在這個年紀的演員身上能看到如此演、唱、舞皆臻完美的表演,實在非常難能可貴。
飾演Sally的Imelda Staunton(伊美黛史道頓)近幾年重歸劇場後成就不凡,在舞台劇與音樂劇都有極亮眼的表現,台灣的NT Live已經多次播映過她參與演出的各種作品。Imelda的歌聲不算是傳統上所謂的漂亮,但她強大的表演氣場以及將角色從最柔推向最壯闊的掌控能力都非常搶眼,而Sondheim絕大部分的作品也確實需要這樣願意為了演技而犧牲漂亮歌聲的演員。從2011年音樂劇【瘋狂理髮師】(Sweeney Todd)的倫敦復排,2015年音樂劇【Gypsy】的倫敦復排,到2017年的《富麗秀》,這些年在音樂劇上Imelda幾乎是非Stephen Sondheim的作品不唱,每一次也都收穫無數獎項與好評。然而相較於前幾次的表現,Imelda這回在《富麗秀》確實還是展現了比較固定型態的表演風格,讓她的表演雖然依舊高水準,但卻缺乏了過去曾經有過的驚喜,或許等到2019年隨著本製作再度回歸英國國家劇院時,Imelda能有機會可以做出更多改變。
除了主要演員陣容,配角演員的表現其實也都獲得各方廣泛好評,連幾乎沒有台詞的年輕版Phyllis演員Zizi Strallen都是平時可以在專業舞團直接擔任首席舞者的超強卡司 (大家可以在〈Lucy and Jessie〉那段一窺Strallen家族精彩的舞蹈根基)。
關於本次《富麗秀》製作的整體表現,導演Dominic Cooke是英國國家劇院相當著名的導演,這次卻是他第一次導音樂劇,從整個製作裡可以看得出來,Dominic是如何把這個龐大而複雜的劇本吃透了之後完美地展現他自己的詮釋。《富麗秀》很大的製作難題是如何在同一個舞台上讓觀眾領悟現實與虛幻的交錯,過去與現在的相遇,傳統鏡框式舞台無論怎麼做都會顯得平鋪直敘,但英國國家劇院奧利佛劇場的空間高度卻能完成這種高難度的舞台調度。Dominic在這個製作裡利用光影與服裝的變換,讓37個演員即使同時站在台上也完全不顯混亂,無時無刻如影隨形的「過去」讓觀眾在每一個畫面裡都能在視覺上具體看到一個人的曾經與現在,整齣戲真正的核心主題其實在整個舞台上的每一個角落裡不斷重複展現在觀眾眼前。
本次NT Live的拍攝也是令人驚豔的重點,筆者在去年底曾親至倫敦連續看了四場現場演出,在參加導演座談時Dominic曾經不只一次提及他不太確定NT Live能夠怎麼拍攝這個舞台,因為任何一個舞台的設計都是以服務現場觀眾為優先,《富麗秀》設計在旋轉舞台的兩面同時表演,讓攝影鏡頭的架設成為非常複雜的難題。然而本次看了拍攝成果之後,真的只能驚嘆現在NT Live的攝影導演已經能夠完全駕馭奧立佛劇場開闊的舞台空間及繁複的表現手法,每一個鏡頭的角度都費盡心思安排,讓年輕版與老年版演員幾乎每時每刻都能被框在同一個畫面裡,特寫與拉全場的時機掌握得分毫不差,達到不只表現現場,甚至強化了現場的完美精緻度。
比較可惜的大概真的是因為這是NT Live第一次拍攝音樂劇現場,樂團與人聲的平衡做得還是差強人意,直播當天各地電影院災情不斷,安可版雖然做過音響平衡調整但顯然無法完全挽救,導致在某些段落樂團聲音還是會很突兀地蓋過演員歌聲,這與筆者在劇院現場聽到的音響效果有相當大的落差。
Stephen Sondheim的音樂劇《富麗秀》,道盡了人生許多不可名狀的無奈,我們都想像過長大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如今我們又有多少人敢去想像小時候的自己將如何看待我們現在所成為的模樣。當整齣戲結束時,Sally與Ben夢醒離開這個舞台,觀眾也彷彿從一場大夢裡醒悟。劇場與電影往往是讓觀眾能夠逃離現實的媒介,但Stephen Sondheim的音樂劇卻總將意圖逃離的觀眾拉回現實中,只是他除了將血淋淋的事實擺在你眼前外,彷彿還拉高了你的高度,剝開層層的偽裝,從另一個角度真正看清自己與他人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