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與自由一河之隔
《八佰》以死守四行倉庫的歷史為背景,可以拍的很生硬,如同歷史課本的一絲不苟,但偏偏這一次將無數風流人物濃縮在一個場景裡,狗血灑的滿滿,令觀眾無法抑制的潸然淚下,宛如自己正是站在上海公共租界中遠眺著河岸的圍觀群眾之一。
管虎導演新作《八佰》以四行倉庫的歷史故事為背景,將戰爭殘酷無情冷血的末日情境描述的賺人熱淚。《八佰》的劇本著實令人非常意外,在嚴苛的中國電影審查制度之下,非旦沒有刻意將影中角色英雄化,反而徹底把人性懦弱求生的一面表達的淋漓盡致。過去,諸多中國電影不外乎強調國家政府的魄力、民族的凝聚力,或是經由電影作品闡述其中心思想。可是在《八佰》裡,日軍的自殺式攻擊和緊守四行倉庫的『小人物』們,在僅隔著蘇州河的另一側,上演著風雲激盪的時局。
『蘇州河』一邊是峰火連天的四行倉庫,另一邊則是自由、安全又充斥著各國政商名流的上海公共租界;國民革命軍們正用血水和汗水或是分不開的眼淚誓死捍衛最後一道防線。
《八佰》可以拍的很生硬,如同歷史課本中的一絲不苟,但偏偏這一次將無數風流人物濃縮在一個場景裡,狗血灑的滿滿,令觀眾無法抑制的潸然淚下,同時又轟轟烈烈的讓人熱血澎湃,宛如自己正是站在上海公共租界中遠眺著河岸的圍觀群眾之一。雖然部份情節在經考究後證明只是無中生有,可是那又如何?管虎導演將整部電影節奏拿捏的恰到好處,如同奔騰的白馬自由具有野心。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全面侵華。日軍自平津地區一面向西進攻晉中腹地,另一面也開始著手向華東地區進攻。日本為擴大第二次中日戰爭,在上海製造八一三事變。儘管後勤保衛不利、士兵訓練不足及缺乏空中、重炮支援等困難,國民革命軍仍固守幾乎已成廢墟的上海。日軍為了維持與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並沒有攻擊上海公共租借地。10月26日,國民革命軍在上海閘北地區抵抗日軍攻擊已經寸步難行,尤其當日軍突破國民革命軍大場鎮防線後,第八十八師將緊守區域逐漸移轉至四行倉庫;而至此,《八佰》的靈感即由此而來。小士兵陳樹生 (鄭凱 /飾) 在日軍猛烈的突襲下,決定將手榴彈綁滿在身上,從四行倉庫的高樓一躍而下,試圖與日軍同歸於盡。而在陳樹生的捨生取義行動的渲染力中,許許多多的小士兵們紛紛一個緊接著一個的效法。當要從窗口往下跳時,他們清楚地喊著自己從哪個省份(家鄉)來、同時精神抖擻的說著自己的名字,毫不猶豫地縱身一跳,爆炸聲連環響起。這一幕慷慨激昂的情緒亦使得觀眾的淚水不由自主地滑過眼角,我們多想問問必須要多大的勇氣、決心和保衛國土的忠心,才促成有血有淚的鉅作?這一幕完完全全成功的牽動著觀眾們的情緒。
另一個點綴《八佰》的角色則是小刀!小刀和蓉姐在上海公共租界開設一間豪華的賭場,平日就是個江湖草莽人物,可這綠葉正是恰好添加在最極致的高潮點上。當日軍釋放毒氣飄過蘇州河時,小刀沒有猶豫地關上賭場大門,將一群老百姓驅離在外,這個行為無疑展現小刀冷血殘酷的性格。但當小刀看著許多民眾看著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們死守的堅持時,他竟毅然決然地!「巴蜀商會,滬江堂,小輩刀子請願,願意一試!」懷抱著可供連繫的電話線直奔對岸的四行倉庫!
雖然《八佰》是一部群像式電影,400餘位士兵的角色令觀眾看得眼花撩亂,但導演還是盡力塑造部份較具特色的人設在其中;例如貪生怕死又老謀深算的老算盤、或是體型健壯卻怕事的瓜慫老鐵、還沒來得及嘗過女人滋味的老兵羊拐以及根本只能算是男孩的小湖北,都成為觀眾腦海中難以抹滅的角色。四行倉庫堅守四日後,蔣介石發佈手諭由特派員轉向指揮官謝晉元命令率隊撤入租界;謝晉元早知日軍伏擊,但必須服從命令:「歷史一定會記住這場戰鬥,記住參與過這場戰鬥的人。而你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同樣是1937年歷史背景的電影,除了《八佰》也包含張藝謀導演作品《金陵十三釵》且獲得第69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田壯壯導演以《藍風箏》中一位居住在北京小男孩的視角講述他的一生,經歷反右運動、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1966年8月文革爆發時候的陳凱歌導演作品《霸王別姬》,和張藝謀導演作品《活著》; 1970年代初期同為張藝謀導演作品《歸來》; 再者是馮小剛導演作品《芳華》講述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一群文工團裡年輕人的故事。相信都可以再為喜愛以歷史背景為出發點的觀眾們更豐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