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少年阿罕默德》是非對錯的兩面


少年阿罕默德從原本堅定「因為信仰要他這麼做」到「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最後再陷入於「如果不這麼做就會不知道怎麼辦了」的茫然無助。達頓兄弟導演多數時間聚焦在阿罕默德的表情、他的反應,細微的、劇烈的變化令觀眾感受到他的起伏。

少年阿罕默德》有趣的是,它或許稱不上一部「好看」的電影,然導演達頓兄弟想透過這部電影傳達的,反而讓《少年阿罕默德》變成了另一種「好看」。少年阿罕默德於信仰間迷失,他從原本的堅定「因為信仰要他這麼做」到「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最後再陷入於「如果不這麼做就會不知道怎麼辦了」的茫然無助,達頓兄弟藉由阿罕默德的視角來看這善惡模糊的世界,他掙扎於想法、心態甚至決定,都全然顯示著他處於一種矛盾,那是已經不知道要相信誰的恐慌,該聽伊瑪目的還是老師的?輔導他的社工?母親?又或者是對他釋出善意的農場女孩?《少年阿罕默德》雖是以阿罕默德為主角,卻流轉於各個立場、觀點與角色之間,欲引起觀眾對這些立場、觀點與角色的思辨。

阿罕默德之所以會整部電影的時間都呈現混亂,是因為他就像個軀殼、容器,裝載著來自各種人的不同聲音,這些聲音都說著自己是「對的」,都希望阿罕默德能把「不對的」變成「對的」,可對於才13歲的他來說,如何能分辨何謂對與錯?正確還是錯誤?被表哥、伊瑪目試圖誘導到「正確的」方向,卻也被老師、母親、社工等人勸導回「正確的」路上,正確到底誰說了算?伊瑪目認為要遵從先知,凡事都從可蘭經學習,指責擅自教導阿拉伯語的老師是拚教者;而老師、母親也不懂為何阿罕默德要聽從明顯就滿口胡謅的伊瑪目的話,大家都希望阿罕默德做出對的、正確的選擇,但對錯是非終究是每個人的觀點,阿罕默德於是混亂於其中,《少年阿罕默德》便是因混亂而成的騷動。



阿罕默德自從跟著表哥追隨伊瑪目之後整個人比過去更熱衷於宗教,看在老師和母親眼裡他信仰過了頭,反而有些走火入魔。在家裡或者學校開始會和她們產生衝突、說出些激烈的詞彙與句子,可能成長期的孩子都是這樣子的,人家越是要你「不要怎樣」就越是「想要怎樣」,阿罕默德堅持著他的信仰其實看來有些叛逆,因為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是正確的,不容許其他人質疑他的順從、他的信仰,越到後來他發現,似乎光只有每天的禱告、漱口、洗手、參加集會已經不夠,他必須做出些「什麼」來更堅定並認同自己的信仰、來向伊瑪目、他的母親、老師證明,於是他想的「什麼」就是解決掉叛教者、也就是他的老師。

最後阿罕默德沒有成功,他的行動失敗了,心慌的他逃到集會所,卻被伊瑪目勸說、撇除他們的關係,犯下錯事的阿罕默德被帶到觀護所,欲透過專業人士的協助矯正他的行為、改正他的想法,在觀護所安排下,阿罕默德來到農場工作。我自己是認為,到農場工作除了矯正他、最大目的應是想要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是淡化他對宗教的狂熱,然而阿罕默德在初期仍舊聽不進別人的話,他還是堅持著他必須每天做的,他可能不懂也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要否定他的信仰,他試圖在這過程中找尋答案,卻好像總是徒勞無功,隨著待著的日子久了,阿罕默德眼裡的堅定似乎逐漸變得不確定,看著來探視他的母親哭的傷心欲絕,知道被他傷害的老師心理創傷嚴重,然後他和農場女孩越走越近...,她們都動搖著他的內心,和信仰之間開始產生矛盾。

越到後來我越是覺得,阿罕默德其實已經不曉得自己是對是錯,他做的、他說的,都像極了是在逞強,他雖然口頭上和母親道歉,想和老師當面說對不起,卻感覺的出來他的不情願,那份不情願來自於他的困惑,他還是未能理解為什麼「別人要否定他所認為的『對的』」,這從他最後在準備離開農場時,和農場女孩的那番談話就可感受到,兩人因為個人信仰問題發生爭執,他強硬要求她必須信教,可農場女孩不認同他的觀點,為什麼人一定要有宗教信仰?阿罕默德說不太出來,只是一再的咄咄逼人。我想,他在企圖找到人支持他、哪怕只有一個人也好,只要有個人贊同他,他原本騷亂的心或許就能恢復平靜,而他亦能回到先前那個信仰虔誠的自己。



少年阿罕默德》對於對錯是非沒有一定的解答,而是透過13歲的少年阿罕默德陷入的茫然,來呈現著凡事皆因立場、觀點或者角色的不同而出現結論,儘管普遍人們都會認為過於如聖戰士這樣的存在過於激進,於各地犯下造成的傷亡是該被譴責的,然而對當事人、例如電影裡的阿罕默德等人來說,他們認為自己走的道路還有做的事是對的、是真理、是奉行神的旨意,所謂的錯誤不過是他人的不認同。不過理所當然的傷害他人、奪走他人生命是不應該的,但達頓兄弟導演巧妙的安排主角是心智尚未成熟的13歲少年好模糊了這善惡,讓之間的思考空間是大很多的,觀眾得以去從他們的碰撞中看見凡事的兩面。

達頓兄弟導演多數時間聚焦在阿罕默德的表情、他的反應,細微的、劇烈的變化令觀眾感受到他的起伏。整體來看,確實更直接的覺察到空氣裡的情緒流動,然一個不小心就會有些沉悶,特別又是此題材,《少年阿罕默德》是比較吃虧,雖然導演達頓兄弟盡力處理的不讓電影乏味,仍可惜於根本上的不利,不過有趣的是這樣的結果,就好似呼應著電影的概念,好看與否全看人如何去想。

作者:老子(OldMan) 【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本期焦點-【v.747】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