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沒有標籤的世界其實不容易
《沉溺》企圖給同性戀著一個無貼標籤的世界,試著用這樣的劇情來溫柔安撫每個人,告訴他們「做自己比討好別人更重要,毋需去介意那些本就不需去介意的事,這個世界沒有你想像的心胸狹宰。」,但沒有強而有力的劇本去支撐。
《沉溺》給我的感覺就有點像是去年的《紅樓夢》,好一點的是《沉溺》比《紅樓夢》有著更好一點的劇情線。 然而,《沉溺》也僅比《紅樓夢》好上一些而已。《沉溺》整部電影我想只能用「尷尬」二字來形容,從劇本到演員都讓人看得尷尬,先從劇本談起,劇本結構其實非常鬆散,看得出來導演很有野心,想探討許多同性戀者所會面臨到的各種問題,像是察覺到自己愛上男人後的內心掙扎、對於性向轉變這過程經歷的自我認同、面對親朋好友時所有的出櫃壓力等等,當然還有來自各種環境、從家庭、職場乃至整個社會的異樣眼光與輿論...很多很多同性戀者所必須花時間解開的難題都被拍進了電影裡,但可惜的是導演其實沒有好好的處理這部分,單以為靠兩位主角或是設置名為「樂園」的友善場所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從最後還安排一場媽媽桑過世、眾人齊聚於樂園並聽著其無血緣的女兒致意的戲碼便知,導演意在打造、也希望能夠打造一個「不給任何人貼標籤的世界」,然薄弱的劇情線很難讓人聚焦議題,過度浪漫的情境設計更令人認為導演是否想得太美好。
接著說到演員的部分,這也是我覺得比劇情本身更讓我尷尬的地方,不論是兩位男主角,或著戲份稍微多點的配角,甚至於酒吧裡的群眾演員、有幾句台詞的跑龍套角色,演技都實在稱不上是太好,設定好的套路太明顯,為演而演的感覺太重,特別是兩位男主角,給人就是「喔我的角色是個男同性戀,所以我要演的像一個男同性戀」,因為這樣子所以看上去很綁手綁腳,互動沒有自然生動。而其他配角們同樣如此,不是很僵硬(如那位被甩後愛上調酒師的女同性戀)就是過於浮誇(後來結婚的男同性戀),連男主角的女兒亦是,聽到爸爸出櫃時「想要立刻表顯震驚」的感覺太明顯,唯一比較自然的,或許就是媽媽桑了吧。
《沉溺》的劇情套路還滿老派的,就是你我印象中所會有的那套,游泳教練航平因長期疏忽家庭,讓妻子忍不住提出離婚,恰好此時在工作上也遇到挫折,使航平陷入大失意之中,借酒澆愁的他在路邊晃著被路過的悠嵩看到,他帶著他去到常光顧的酒吧、樂園。那是一個由媽媽桑美魔莎經營的酒吧,來這裡光顧的客人多半都是想掙脫束縛枷鎖、能夠不理會異樣眼光、尋求如同避風港般存在的地方,也是在這裡讓航平徹底卸下心防,得到在家裡沒有過的溫暖與關心。
不想回家的航平在悠嵩的許可下搬進了他的家,兩人自此展開同居生活,也因為這樣兩人越走越近,兩人甚至跨越了友情那條線,只是不曉得為什麼卻始終處於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態,航平面對女兒不曉得如何介紹悠嵩,這讓悠嵩很受傷也很生氣,同時間他又面臨著父親病危、不曉得如何開口向父親出櫃與聊自己夢想的處境,情緒逐漸不穩、兩人關係也緊繃了起來,航平不曉得如何挽回悠嵩,也不知道怎麼處理這段感情,當他終於下定決心要向他坦白時,悠嵩卻消失了...
《沉溺》企圖給同性戀著一個無貼標籤的世界,試著用這樣的劇情來溫柔安撫每個人,告訴他們「做自己比討好別人更重要,毋需去介意那些本就不需去介意的事,這個世界沒有你想像的心胸狹宰。」,但就如我前面所說的,沒有強而有力的劇本去支撐、去說服觀眾,更遑論把這樣的想法傳遞而出,在這樣的時代裡有些事不是靠幾句肺腑言就能說清並解決的。
簡而言之就是《沉溺》的概念是有的,但卻沒有發揮得好,加上劇本與演員扣了不少分,成為難以忽視的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