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文字》一國之君的義務與責任
《王的文字》表面講的是韓文造字過程,實則講述朝鮮當時對中國的依賴、儒學與佛教思想的衝突,電影中段的節奏稍嫌混亂,世宗對佛教與儒家的兩難掙扎過於冗長,但看完電影確實激起我對韓國文化發展的興趣,實實在在地代表《王的文字》的成功。
《王的文字》是一部韓國歷史劇情電影,由曹喆鉉執導,宋康昊、朴海日、全美善主演,故事講述在朝鮮時期文字與知識遭到壟斷,世宗大王發覺漢字對文化傳播的不便,開始尋找可以完整表達本國語音的文字,偶然機會下他遇見當時地位卑賤的佛僧申美,世宗不顧所有大臣反對,兩人聚精會神開始創造韓文,為國家日後的進步立下基礎。
王的文字影評-一國之君的義務與責任
就我個人而言,雖然目前把重心全放在電影影評,但大約在 6 年前,其實是相當關注韓國的流行歌曲、綜藝或其他影視消息,當然也看了不少朝鮮時代的戲劇作品,無論是《大長今》、《擁抱太陽的月亮》、《成均館緋聞》、《閣樓上的王子》都相當深得我心,不過在這些為數眾多的作品中,卻鮮少對當代文化或民間習俗信仰有深入的描寫和呈現,直到遇到這部由宋康昊主演的電影《王的文字》。
造字的動機與過程
一直以來,我對歷史類題材都非常感興趣,其中不管是時代演變的脈絡,或者當權者在當下做出一點改變所對後世產生的影響和啟發都深深讓我著迷。許多現在看似稀鬆平常的小事,事實上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與多少時間的累積?《王的文字》把故事舞台設定在朝鮮國第 4 代國王的「世宗」時期,詳細描述當時世宗創造「諺文」的動機、背景和過程。
看到這邊,我們不妨思考一下文字對國家和眾多百姓的意義?究竟是身分地位的象徵?或者單純只是方便溝通、通訊,讓文化與歷史得以被清楚紀錄的媒介?《王的文字》所講述的,正是當時被中國儒家思想深深影響的朝鮮,只有語言、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造成眾人口裡講的是韓文,手中卻是以漢字作為書寫工具,在兩者分屬不同語系,還有百姓多半不識漢字,資訊傳播與文化發展相當受限與不便的情況下,便成為世宗甚至跟朝廷官員針鋒相對,即便自己患有眼疾也要「造字」的主要原因。
造字的困難與挑戰
《王的文字》揭開一段在當時不被接受的造字秘辛,透過非正規文書的記載,提出跟史實不相符的另一種猜想與假設,把一般認為跟世宗共同寫下《訓民正音》的儒官,轉換成在當時普遍不被尊重的佛僧,藉此讓世宗為了便民而造字,原本較為單調的故事題材變得更加豐富廣闊,甚至拉抬至整個國家進步與尊重多元文化的高度。
電影不僅整體呈現方式相當有意思,全片故事架構也非常符合邏輯,從世宗拘泥於像是漢字的「表意文字」,經由保管《八萬大藏經》的海印寺佛僧申美提點協助,把根本思維完全轉換至像是梵文的「表音文字」系統,根據人們口腔的發音方式來分門別類,建立一套具有系統性,且由許多母音和子音組成的書寫文字規則,都讓人不得不佩服《王的文字》等人的思維與智慧。
百姓與人
或許我對於韓文只是一知半解,也不清楚每個單詞的發音方法,但從電影裡角色們不斷嘗試,藉由發音模式來製造或挑選適合的字詞,還是能夠深深感受到韓國文化逐漸累積、發展、進步過程中所帶來的感動。某種程度上,《王的文字》從朝鮮人民識字的權利出發,把故事聚焦在世宗發覺王宮與百姓之間的隔閡而開始造字,並延伸到對「國家組成根本」的探討,不僅讓導演達成他拍攝這部電影的主要目的,也讓《王的文字》原本可信度較低的觀點更具說服力。
《王的文字》表面講的是韓文造字過程,實則講述朝鮮當時對中國的依賴、儒學與佛教思想的衝突,還有國家、君王、大臣(文人貴族)與百姓之間的關係。漢字艱澀難懂,並難以跟語言互相結合,宮內儒生和其他擁有社會地位的文人因而掌握權勢,造成階級固定、難以翻轉,還有整個朝鮮發展停滯的問題,便能明白知識的傳遞與普及對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麼重要。
整體影評結論
或許《王的文字》在電影中段的節奏稍嫌混亂,不僅世宗對佛教與儒家的兩難掙扎過於冗長,某些可有可無的橋段也讓故事變得有些發散,但不得不說,看完電影確實激起我對韓國文化發展的興趣,無論是朝鮮時代興盛的儒學、被打壓的佛教、各個君王與大臣的關係,甚至是諺文之後的發展與為何在1970年代才真正取代漢字,成為韓國的官方文字,相信都實實在在地代表《王的文字》的成功。
就如同片中所說,諺文的創造理念在於讓全體國民都能使用,不光只是用來溝通,更能傳遞訊息、知識,或者是作者本身的思想,達成文字存在的根本價值,而「電影」不同樣也是如此嗎?這些由導演、編劇、演員和劇組一同辛苦拍攝製作的成品,除了是個使人放鬆的娛樂產物之外,背後是否有能夠激起觀眾的思考,帶給我們不同的思考方式或啟發,我認為才是一部電影最有價值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