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保持內心的自由。
《夏》描寫的正是蘇聯經濟逐漸衰弱而搖滾樂崛起蓬勃的時候。幾處安插著相當突兀、卻充滿惡趣味的歌唱片段,打破第四道牆向觀眾唱出當下心情、表達自身情緒,此做法不僅增添電影娛樂性與記憶點,也能讓觀眾更直接感受與接受電影訊息。
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導演新作《夏》將背景設定在80年代的蘇聯列寧格勒(現今俄羅斯聖彼得堡),以被稱為俄羅斯「搖滾樂之父」的傳奇搖滾樂手維克多崔(Viktor Tsoi)為故事主角,改編他那短暫卻又輝煌的音樂人生。維克多崔的父親為一名朝鮮族工程師,他的母親則是學校教師,1962年出生的他在15歲被學校開除後兩年開始嘗試寫歌,當時西方搖滾樂應著時代而起,濃烈的反叛與改革思想寄託於搖滾樂,強悍與爆烈的音樂風格於世界各地颳起旋風,其核心精神與傳遞理念深深影響著年輕人,身處在那個世代的維克多自然成為了那其中的一人。
不過正因為搖滾樂存在著難以忽視的潛在力量,因此不少地方並不歡迎搖滾樂的進入,蘇聯政府當然也不歡迎。可即使政府多做防備,西方搖滾樂還是走入了俄羅斯,如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的披頭四樂團(The Beatles),就豪不費力的抓住了多數的蘇聯青年的心,此時音樂與政治的無形衝突悄然而生,甚至對當時的蘇聯人民來說,音樂的影響力遠比政府政策還大得許多,不少人費盡心思想去了解西洋文化,而不願停下腳步聽聽政府的相關宣傳,甚至蘇聯政府為了不讓披頭四的影響力再加劇,還特開廣播專題抨擊其音樂、引入迪斯科音樂好轉移人民注意力,只是做得再多終究無法停止人民對搖滾樂的追捧與崇拜,在戈巴契夫上台鬆綁對搖滾樂的控制、到後來蘇聯政府的垮台,都有人認為搖滾樂的崛起與發展是關鍵原因之一。
在那時候列寧格勒搖滾俱樂部是少數幾個可以表演搖滾樂的場合之一,沒有名氣的維克多沒辦法站上俱樂部舞台,只得在幾個派對上演出自己的音樂,後來所幸獲得具有相當聲望的Boris Grebenshchikov欣賞,他開始協助維克多做音樂、籌組樂團,後在1982年維克多和其他幾位樂手組成了「Kino樂團」,維克多的音樂當中不意外地也訴出了自己的理想與願景、對未來的美好想像、對現制的諸多不滿等,他那充滿隱喻卻淺而易懂的詞迅速紅遍大街小巷,深受樂迷的喜愛。很快地在短短幾年內維克多和Kino樂團成為家喻戶曉的搖滾巨星,他的成功源自於他的勇敢嘗試,他寫出並唱出了其他人不敢寫、不敢唱的,他成為了蘇聯人民口中的英雄人物。
只可惜的是,在蘇聯政府垮台前一年,也就是1990年8月,維克多在結束工作駕車返家途中,和一輛巴士發生嚴重對撞,車內的維克多幾乎是當場死亡,事後調查結果推測此意外應是維克多疲勞駕駛所制,當時的他年僅28歲。維克多崔雖然英年早逝,可他對於音樂或者整個國家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更有評論家認為他個人的影響,遠遠超過任何一位政治家、名人,他的音樂比任何武器都來得強大,他被稱為蘇聯時期「最後的英雄」。迄今維克多與Kino樂團仍無人能超越,在俄羅斯最繁華的阿爾巴特街還有一面用以紀念他的「崔牆(Tsoi Wall)」,而在搖滾樂界也流傳著一句話「崔沒有死,他只是出去抽支煙。」,足以顯見他的音樂功績。
《夏》描寫的正是蘇聯經濟逐漸衰弱而搖滾樂崛起蓬勃的時候,電影保留了維克多崔的名、僅改了姓,化名維克多歐烈格維奇,也將影響他很多的恩人Boris Grebenshchikov改成同樣小有名氣的音樂人麥克,導演擷取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光編拍成電影,從他結識麥克、從默默無聞到走上搖滾俱樂部舞台、發行第一張音樂專輯整個過程說起。維克多本來只有和朋友兩個人,以雙人組的方式彈奏著他們的音樂,麥克很快地聽出維克多的音樂天分與潛力,欣賞他的才華的同時,不忘給予維克多諸多建議與指導,更動用所有人脈與資源傾力協助,他也不惜在舞台上當個配角與之合唱,就是想依靠他的名氣來將維克多推往更高處。
「我夢想中的演唱會,是體育場有成千上萬的歌迷。」
「我不覺得唱體育場有什麼好,根本看不到為誰而唱。」
在一次聚會中,麥克與維克多個字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演唱會模樣,顯然地兩人的想法完全不同,也顯示著兩人在音樂上所存在著的歧異,維克多偶爾也會抱怨麥克總愛改他的歌、給他許多他不曾想過(或是說不想要)的想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麥克確實能幫助到他,所以他仍尋求著麥克的意見,認為他的音樂非有麥克參與不可。當兩人成為音樂上的夥伴後,麥可的妻子娜塔莎也逐漸被維克多所吸引,就如同她當初迷戀著麥克的才華那樣,而維克多是也對娜塔莎動了心,在察覺到了妻子的心意後,麥克選擇了退讓,這無不可視為他是如此疼惜、愛護著維克多的舉動,如果他的成全能讓維克多在音樂上有更進步的發展何嘗不是件好事?即便他因此陷入了迷惘之中。但最終維克多沒有和娜塔莎在一起,她明白著丈夫的想法,卻也不忍心去看他受折磨,她選擇主動離開和維克多的曖昧,回歸她本來的家庭生活,斷了這場情。
基里爾賽勒布倫尼科夫導演的《夏》改編維克多崔的人生故事,在部分情節上做了些改動,但不能動到的他可說是如實地用影像呈現,如當時搖滾樂在蘇聯的景況、維克多的音樂精神與堅持等等。導演用前後對照的方式,去表達搖滾樂是如何從備受監管、看表演只得直挺挺的坐在座位上,周圍有人不時來回巡視表演狀況,到後來可以恣意地嘶吼、吶喊著,隨著音樂起舞用以宣洩的整個過程,簡單的幾場戲就令觀眾看見了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壓抑與想改變的渴望。而音樂與政治的衝突與碰撞,也在《夏》裡頭有了鮮明且立體的樣子,像前頭談到的,蘇聯政府當時為了降低人民對搖滾樂的興趣,因此引進迪斯可音樂,《夏》並沒有錯放掉相關歷史細節。
《夏》給了觀眾許多搖滾樂的彩蛋,不是簡單放著幾首經典名曲那樣簡單,在最後面於一條長廊裡、牆上掛著的多張經典唱片,張張都是由主要角色維克多、麥克、娜塔莎等人模仿製成,頗有向經典致敬之意,舉凡披頭四、金髮女郎(Blondie)、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大衛鮑伊(David Bowie)、性手槍(Sex Pistols)等均在列。此外,《夏》在幾處也安插著相當突兀、卻充滿惡趣味的歌唱片段,打破第四道牆向觀眾唱出當下心情、表達自身情緒,此做法不僅增添電影娛樂性與記憶點,也能讓觀眾更直接感受與接受電影訊息。
維克多崔對於音樂的想法與堅持始終如一,他曾在受訪時說過,他們不會為了迎合潮流而唱,想唱什麼就唱什麼,不拘限於哪種音樂風格、類型,最重要的是「保持內心的自由。」,對所有事情發展總是順其自然,「如果我們變得不再流行,那我們就離開舞台好了。」,在此之前我並不認識這位搖滾樂手,感謝《夏》讓我多認識了這樣一位經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