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一切安好》:溝通不良


《一切安好》看似會是一部想要介紹革命的電影,但本片聚焦在68學運五年後的1972年。其實,誰會知道自己捲入某些事件中,想要成為最好的旁觀者,就必須置身事外,如何置身事外?過了五年再來看,而誰對誰錯?誰得利益?各有各的答案。

桃園電影節策劃的一系列向「1968年」致敬的電影片單,在看本片之前,先看了《激情之時》(The Intense Now, 2017),算是對高達Jean-Pierre Gorin合拍的《一切安好(1972)》做出了非常渾厚的引言與討論,固然稍微可以理解《一切安好(1972)》在拍些什麼。

《激情之時》導演João Moreira Salles透過母親過去所拍攝的旅遊片段,到過中國、日本、法國等地,原本看似是想要了解母親的家庭影片,卻從中延伸到母親所寫文字內容、觀點來看當代的歷史與國際情勢。

透過許多短片、Footage、學生電影、紀錄片、新聞片、錄音、照片、文字、語言進行一系列的介紹並探討巴黎五月風暴前後與布拉格之春,不僅論述有依有據,有正有反,二小時的內容豐富、龐大。此外,筆者認為非常厲害的是,從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影片中,有些是五分鐘以上的長鏡頭,有些是僅僅幾秒的短鏡頭,都可以看出詳盡的觀察與解析,例如他會介紹「為何要這樣拍」,躲在窗子後頭拍,代表恐怖威權的存在;尤其介紹戴高樂政權底下的法國,不僅由反對視角介紹起,再從支持視角進行論述,不輕易讓觀眾有所偏頗,也讓觀眾可以看到這件事的另一面,也間接提到學運失敗之因。此外,《激情之時》是一部向我們介紹紀錄片「視角」的電影,尤其是過了五十年的歷史,在我們眼裡是完全陌生、無知、難以理解的片段,都可以經由他的長篇獨白有所理解,只要沒有在舒服的電影院大睡特睡就好,而且內心要完全的虛靜。


一切安好(1972)》看似會是一部想要介紹革命的電影,但本片聚焦在68學運五年後的1972年。

電影前半部,男女主角還無法理解他們在電影的定位,兩者是夫妻,丈夫是法國前新浪潮導演,現在拍廣告維生;妻子是留法的美國記者,專門替ABS寫政治方面的社論,而他們不知怎麼捲入一場工廠中的對抗,在工廠裡頭,導演用非常劇場的方式呈現,宛如讓觀眾透視整個格子狀的空間,雖然起初看不太出來在幹嘛,一大批員工階層的胡鬧或是大吼大叫,卻將管理階級的長官無故關在辦公室,進行一連串可能沒有明確目的的行動展演,而男女主角是旁觀者,兩人沒有太多對白,對整起事件的涉入相對的輕描淡寫。

而當我們發現一件事時,管理階層與員工階層之間存在著一道牆、一扇門,管理人辦公室是整齊乾淨的,員工的辦公室是雜亂、滿地紙張,穿著的衣物皆有貌似代表血汗的大污漬,相對身穿西裝的管理人,而這場抗爭是罷工中的狀態,管理人無法接近員工們,員工們的罷工讓管理人試著理解他們的處境,就好比片中所展示的「上廁所」的困窘。

管理人得經過罷工中的員工才能到廁所,而廁所被某員工佔據,而員工在一旁吆喝「只剩幾分鐘休息時間」,而管理人尿急,必得釋放,所以趁著時間尚可趕到另一間廁所,但卻找不到另一間廁所,問了樓下的員工,他們的回答也顛三倒四,最後,找到廁所的時候,休息時間已到,休息次數也用盡,固然只能在辦公室裡破窗解放。


管理人透過權力控制員工,減少休息次數以增加工作效益,往往忽略員工的權益、工作品質,因而成了血汗勞工,上廁所只能兩次,還有時間限制,以及工作環境的不人道、過度機械化、骯髒等問題有待管理階層解決,但管理階層通常不會理會,也不會在意員工抱怨什麼,因為,「炒魷魚」成了最大的威脅。

《激情之時》中,有段紀錄片展示學運過後的勞工與工會之間的狀態,勞工不滿罷工終止後仍未見改善的工作環境,在公司外頭跟工會的人爭執討論,遲遲不肯進公司工作;勞工大聲地斥責、抱怨,而工會的人娓娓解釋已經爭取到的員工利益,雖然是類似休假或是補助之類的利益,當然很難有所謂的「直接感受」,勞工可能會不解到底有何改善,因為他所見到的仍是骯髒、無人道的工作場域。

衝突、偏見的來自,往往來自於「不對」,不對等、不對稱、不理解、不同心,管理階層之於員工階層,警察之於人民,政權之於大眾,老師之於學生,諸如此類,而電影還衍伸出夫妻之間的不對,丈夫不理解妻子,兩人爭吵看似全片的題外話,卻也是符合母題,從工作、生活、性愛、慾望之間試著達到兩者標準,看似一切安好的表象中,卻潛藏著蠢蠢欲動的憤怒、不安,而為何這對夫妻捲入工廠罷工事件?其實,誰會知道自己捲入某些事件中,想要成為最好的旁觀者,就必須置身事外,如何置身事外?過了五年再來看。


前新浪潮導演(Yves Montand飾演)拍廣告以維生、繳房租,表示電影工作也不復以往,對電影的熱忱不在,而拍廣告的原因只是因為會拍片;美國記者(Jane Fonda飾演)無法寫出滿意的文章,念稿的時候遲遲無法對味,與上司爭吵、撕毀稿件,最後還辭職不幹。

以上兩位表現的皆是看似平和的表象,卻隱藏著高低權力之間的抗衡,到最後夫妻爭吵,也起源於溝通不良、理解不夠,故只能分手。

後半段,那一個在家樂福裏頭的特長鏡頭,光是想想有多少收銀台,至少超過十五台。而這又是另一種展現。表象中,大家都在排隊準備付錢交貨,而看著一排排的人潮,只見消費者的沉默以及收銀員打鍵盤算錢的聲音,一切安好,愈往右移愈見更多人跟機器,而表現一種機械化的生活,人們的受制,漸漸再將鏡頭往右橫搖,我們看見異己之見,一位共產黨員在宣傳自己的書,而說著「降價」的口號,鏡頭再往右移,鏡頭到底時,突然出現遲到的演員群,一群人跑向收銀台,鏡頭開始回頭往左橫移,一樣,收銀員跟民眾,開始出現反對聲浪,有人跟共產黨員爭吵,有人問黨員問題,但黨員逃避問題,被人反駁,鏡頭又到底時,這群演員開始暴動,有人呼喊「全部免費」,消費者開始搜刮物品,將推車裝滿滿,最後警察也出現了,兩方開始互相攻擊、防守、破壞、叫囂,一切都亂,而收銀員只是坐在收銀台旁觀,而鏡頭則擺在出口處,完全置身事外的空間中。

賣場中,有些人不解,有些人投入,在這場從平靜恆常的行為到憤憤不平的對抗,是否就是整起罷工行動的劇場寫照?而誰對誰錯?誰得利益?各有各的答案。

作者:黑鮪魚DFW

本期焦點-【v.669】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