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我的蛋糕師情人》人間至悲是分離,感情最傷是錯愛。


片中取景橫跨德國柏林與以色列耶路撒冷拍攝,兩地美景與美食盡收片中,像極了一部加了美食香氣的仲夏小夜曲。以廚師烹調一道美味餐點的手法,透過片中一道道迷人糕點,一件件戀人舊衣上身的溫存,娓娓道來那段早已飄逝,卻餘韻綿綿的真愛與錯戀。

名廚出身,因對電影狂熱,而進電影學院重新學習,進而轉戰電影圈,如今悠遊在美食與電影兩種領域的以色列導演歐佛勞爾葛雷澤(Ofir Raul Graizer),執導的長片處女作電影《我的蛋糕師情人》(The Cakemaker)。

電影《我的蛋糕師情人》(The Cakemaker)導演歐佛勞爾葛雷澤(Ofir Raul Graizer),以極其細膩內斂的手法,娓娓道來一段發生在兩男一女之間三角錯愛的故事,情節發展巧妙地揉進了「美食跨界」、「政治衝突」、「宗教信仰」、「文化差異」、「法律規範」與「性向認同」等元素,引領觀眾探討人們在感情上面對「真愛 Vs 錯戀」與「生離 Vs死別」的感受,電影節奏緩慢卻能深深牽引著觀眾,走進片中人與人之間「在不對的時間,愛上對的人」那種難對外人說的真愛孤寂,以及「在對的時間,愛上錯的人」的無奈錯戀,從真愛到錯戀,只留下了欲言又止,傷到深處無人問的情感輾轉。


相較於東方同志電影,總是拍得唯美夢幻得不食人間煙火,選角必然是要俊帥狂野與鮮嫩,以吸引同志與腐女觀眾基本族群;西方電影近年隨著社會開放與法律明文訂定,早已撕下了同志電影的刻板印象標籤,因為性取向在西方先進國家,已不再需要透過電影去教育普羅大眾,這也讓電影得以回歸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情愛輾轉,因為在感情的世界裡,是不分異性戀、雙性戀與同性戀的,真愛與否,才是聚焦。

當同志電影在西方世界,步下了唯美的神壇,走進了真實的人間,電影中的主配角職業與身份,都是你我生活周邊熟悉的人群時,觀眾才能卸下有色眼鏡與刻板印象的心防,以平常心去細細感受導演想要透過電影跟大家傳達的細膩情感,或是更進一步觸及其它更廣更深,包括國家、宗教、社會衝突等議題。

執導電影《我的蛋糕師情人》(Cakemaker)的導演歐佛勞爾葛雷澤(Ofir Raul Graizer)原本是一位知名廚師,曾出版過食譜,在廚師領域中工作多年後,才決定投身電影、報考電影學院,並從拍攝短片入行,他的短片作品曾入選坎城「導演雙週」單元,這些過往不同領域的經歷,都成了餵養電影作品中與眾不同的豐潤養份。

電影《我的蛋糕師情人》(The Cakemaker),改編自他個人真實人生的經歷,在情愛的世界裡,「不說破」可能是真愛與錯戀初期的一種美麗的邂逅與曖昧,但到了最後,卻也可能成了揭開真相前,迫不得已的緘默,其間那種身不由己的無奈傷痛,讓不說比說更餘韻綿長。




名廚出身的導演歐佛勞爾葛雷澤(Ofir Raul Graizer),以廚師烹調一道美味餐點的手法,來拍攝這部作品,在「真愛、錯戀、生離與死別」的主餐之外,加入了「以德百年民族國仇」、「宗教信仰」、「文化差異」、「社會法律規範」與「身份認同」等配料,將《我的蛋糕師情人》(The Cakemaker)這道菜拍出了與過往同志電影迥然不同的況味,劇中來自德國柏林的蛋糕師,為愛不遠千里來到了男友的故鄉,不只是文化差異的陌生異鄉,還是眾所皆知,跟德國之間有著百年民族仇恨的以色列耶路撒冷,當年德國人在集中營以殘忍手段企圖滅絕整個猶太民族,如今愛上猶太人的德國人,是否愛的力量大到足以讓他跨越國仇家恨、文化差異與語言不通的困境,在電影《我的蛋糕師情人》(The Cakemaker)中,導演有著十分巧妙的安排。

以世俗的眼光,當同性戀愛上了雙性戀,異性戀卻又愛上了同性戀,情感的糾葛在三人之間,必然是千絲萬縷難以釐清,但導演歐佛勞爾葛雷澤(Ofir Raul Graizer),巧妙地以幾乎靜默的畫面與演員若有所思的凝眸遠望,取代了許多直白的傷人語言,全片主角間關於感情的對白不算太多,卻都有著深刻的隱喻,讓觀眾邊看邊思索。

片中有許多精心設計的停頓與留白,他以蒙太奇唯美又極其內斂隱晦的攝影手法,在光影流轉變換之間,將片中男男與男女情慾性愛的場景輕輕帶過,就是要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不要感到性向認同的尷尬,又輔以動人至深的配樂,巧妙地點出了男女主角在片中「不能說,到說不得」的心境轉折。

演員部份除了男女主角配角提姆卡霍夫( Tim Kalkhof)、Roy Miller與莎拉阿德勒( Sarah Adler)深刻地詮釋了在感情世界裡,那種「真愛卻無果,錯愛好難解」的無奈傷痛外,飾演女主角婆婆的資深演員,與飾演兒子的童星,雖然戲份不多,卻是最好的綠葉,片中讓兩人透過美食對柏林男主角情感投射的圓滿,不僅轉移了他們失去兒子與父親的死別傷痛,更進一步彌補了夫妻與同志伴侶感情的殘缺縫隙。




片中另一焦點當然就是男主角女配角,像變魔法一般端出一道道讓人垂涎欲滴的傳統德國餅乾與糕點,以及以色列傳統的美食,也適時地讓觀眾得到某種情感不滿足的救贖與療癒,讓全片成了色香味俱全,細火慢燉而成的一道美味佳餚。

電影於2017年在卡羅維瓦利影展首映後,勇奪卡羅維瓦利影展評審團獎,更橫掃全球30多個影展,在以色列也創下驚人票房,就連好萊塢片商也買下版權準備翻拍,喜歡細膩描繪情感輾轉,與糕點美食的朋友,這部電影《我的蛋糕師情人》(The Cakemaker),橫跨德國柏林與以色列耶路撒冷拍攝,片中兩地美景與美食盡收片中,像極了一部加了美食香氣的仲夏小夜曲,有著戀情初綻的浪漫,有生離死別的無語傷痛,更有對已逝戀人的緬懷,透過了片中一道道迷人的糕點,一件件戀人舊衣上身的溫存,娓娓道來那段早已飄逝,卻餘韻綿綿的真愛與錯戀,生離與死別的人間感情事。

本期焦點-【v.658】 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