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爵士春秋》:好戲上場,各位!


接連看了《酒店》和《爵士春秋》,電影拍的熱鬧喧嘩,但結尾都有寂寞感流洩而出。《爵士春秋》是導演Bob Fosse的半自傳電影,每一場歌舞秀都有意思,從普羅大眾易於接受的表演風格,慢慢深入到創作者的內心世界,挖掘出喬伊對於「我就是要不凡」的慾望。

「如果我死了,我要為我做過的事道歉;如果我活下來,我要為我即將做的事道歉。」

金馬奇幻影展接連看了Bob Fosse導演的《酒店》和《爵士春秋》,顛覆我對歌舞片的想像,電影拍的熱鬧喧嘩,但結尾都有寂寞感流洩而出;《爵士春秋》很意識流,看片前以為會是講述才華洋溢的歌舞劇導演喬伊用他對藝術的堅持與毅力,創作出精采的歌舞劇,結果《爵士春秋》專注於喬伊的生命史,在他生命尾聲,回顧他與前妻、女兒、女友和無數女人間的關係、也回顧他的璀璨的演藝生涯、毒癮、性愛和混亂虛無人生。

爵士春秋》每一場歌舞秀都有意思,一場戲中戲歌舞秀,從普羅大眾易於接受的表演風格,慢慢深入到創作者的內心世界,挖掘出喬伊對於性、對於顛覆、對於「我就是要不凡」的慾望,我愛死這場融合爵士樂與現代舞與性暗示的表演,銀幕上,性格保守的製作人看得一臉淒慘(太情色的演出可能會影響票房),搞不好銀幕外的片廠老闆看到這一幕(或是《爵士春秋》最終呈現的樣貌),也是一臉驚嚇吧(但《爵士春秋》的票房其實不差);我也喜歡喬伊女友凱蒂和女兒蜜雪聯手為他獻上一支簡單樸實的舞作,那是愛的禮物,只是喬伊被事業、名聲、毒癮、慾望所迷惑,忘了去注意(珍惜)他生命中最純粹美好的擁有。

剛看完《爵士春秋》當下,自覺不討厭但也沒有大愛這部影片(不像《萬花嬉春》那樣易於被接受);搭乘捷運返家途中,有些情緒慢慢發酵出來,我想的越多越覺得《爵士春秋》有意思,喬伊每天早上出門前都會對著鏡子說:「好戲上場,各位!」,彷彿生活就只像一場戲或一部電影,生活其中的喬伊,因為欠缺對真實的感知(受名聲與性與毒品所迷惑),忘卻如何「腳踏實地」生活,使得他的人變得如同虛幻的名聲與虛構的電影般的不真實。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所有的演藝人員都異於常人,即使悲傷,也要打起精神強顏歡笑的表演。」

爵士春秋》後段出現大量歌舞秀,一場接一場,看得人目不暇給,這些歌舞片段都在主角的腦袋小劇場裡搬演(前妻、女兒和女友的祝福與祈禱),不存在於現實空間(喬伊拍了一輩子的電影,所以很習慣用「影像/戲劇」的方式來思考生活中的所有一切),只是當我看到片末,喬伊唱著道別之歌時,忍不住想,如果喬伊把他的瀕死經驗拍成電影,不就是《爵士春秋》嗎?我接著又想,《爵士春秋》是導演Bob Fosse的半自傳電影,影片究竟摻雜多少Bob Fosse導演的真實經歷與心情在裡頭?導演是否藉影片抒發自己對某些人與事與過往選擇的懺悔和遺憾,又透過喬伊的死亡(創作),摧毀腐敗寂寞空虛的自我,以獲得重生?



無論是《酒店》或《爵士春秋》,歌曲部分我都有點聽不慣,編舞倒非常喜歡,尤其是《爵士春秋》,場面比起《酒店》又更奢華更天馬行空更多想像空間;演員部分,《酒店》有演技與歌藝都光芒萬丈的Liza Minnelli,《爵士春秋》裡的女性角色,儘管歌或舞都表現不差,但故事大半聚焦在喬伊身上,因此發揮演技的空間不大(看到Jessica Lange有點驚喜耶),至於飾演喬伊的Roy Scheider,把一個又陽剛又帶有點陰柔氣質的角色給詮釋的迷人,可惜Roy Scheider歌喉有些受限,加上舞蹈場面也不多,放在歌舞片中,總覺得有點可惜。對了,看電影時一直覺得Roy Scheider很眼熟,但就是想不起在哪些電影看過他的身影,回家查了一下資料,對呴,他有演《大白鯊》啦!!厚,我記性真是退化的太嚴重!

最後,《爵士春秋》的英文片名《All that Jazz》,一方面當然是和電影的Jazz情調連結,一方面《All that Jazz》是美式厘語,講的不是爵士樂,而是:「諸如此類的事」之意,例如說I like this film's music, story, acting, and all that jazz.

作者:香功堂主 【香功堂!!】

本期焦點-【v.651】 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