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無眠》您看到了什麼?
那些看來彷彿只是在街上隨意擺台攝影機捕捉到的影像,其實是經歷劇場、電視、電影等不同場域磨練與反芻,才逐漸摸索出難被複製的蔡明亮「氣味」。我們看到的是蔡明亮導演怎麼從「動」走向「緩」,怎麼從「簡」走向「極簡」的創作之路。

有時候會想,如果同樣的短片,交由不知名導演拍攝,我還會不會有耐心把影片看完?究竟吸引我的是電影本身,還是導演的名望?但再想想,蔡明亮之所以是蔡明亮,也在於他是蔡明亮(哈),換個人拍,就只是模仿而已。蔡明亮不是一步走到這裡,那些看來彷彿只是在街上隨意擺台攝影機捕捉到的影像,其實是經歷劇場、電視、電影等不同場域磨練與反芻,才逐漸摸索出難被複製的蔡明亮「氣味」。
所以,《無無眠》也就不只是《無無眠》,我們看到的是蔡明亮導演怎麼從「動」走向「緩」,怎麼從「簡」走向「極簡」的創作之路(相對於蔡導演之前的《行者》,《無無眠》的鏡頭/剪接有比較「活潑」)。
《無無眠》開場3分鐘就是個對比,城市的躁動(選擇在東京拍攝,自然是看上這個城市的快步調吧),凸顯出蔡明亮與李康生攜手打造的慢的世界。
而影片中段,日本演員安藤政信的洗身畫面,像是一場「淨身」儀式,洗掉外在世界的加諸在他身上的種種慾望(慾望城市),卻又在他與小康的共浴畫面,看見情慾的流轉與被壓抑,呼應到片頭行者,像在訴說修行最難過的關,原來是七情六慾?(共浴一幕,小康什麼話都沒說,但他的呼吸吐納卻很有戲)
我覺得這場從淨身、共浴到蒸氣室的橋段設計頗有意思,觀眾在影片中看到的到底是什麼?男色?情慾?或只是兩個人剛好在同一個時間共用同一個浴場的尋常?觀眾對這場戲的解讀,透露的會不會是我們腦中真實且私密慾望的呈現?
而共浴後,安藤政信獨處時的躁對比到李康生的靜,又似乎是兩樣不同心境(修煉)的巧妙對比了。
《無無眠》完整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2MJ68jedKc
北師大「《無無眠》蔡明亮大展」資訊:
http://montue.ntue.edu.tw/exhibit/show/17
後話:
其一,我覺得蔡明亮導演片子看多以後,可能會影響觀賞《大賣空》等快節奏電影的吸收能力。
其二,開場那段行者走在天橋上的畫面,不覺得很鬼魅很恐怖很迷人嗎?
本期焦點-【v.0544】 2016/04/07
其他新鮮事兒

藍祖蔚評《 鐵道員》:田納西華爾滋 (4/6)

年度影迷嘉年華:金馬奇幻影展必看片單 (4/8)

《科洛弗10號地窖》最小的災難 (4/7)

《踏血尋梅》心中的王佳梅 (4/8)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黑與藍的頂尖對決 (4/6)

《愛情說書人》我只是一個司機 (4/7)

《功夫熊貓3》阿波到底練的是什麼功?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