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鳥人》敲響美漫超級英雄片風潮式微的警訊?


一如《鳥人》一番針對美漫超級英雄有如文化集體毀滅的評論,美漫超級英雄片風潮會不會因此式微?好萊塢會不會因此轉型,回歸電影以好劇本與好演技為主的本質,目前可能還言之過早。



電影與時尚的風潮,有異曲同工之妙,兩種都以販賣創意思潮,與透過令人目眩神迷的包裝行銷,而所引領而起的風潮,往往是全球性的影響力,在獲利上自然也是令人眼紅的巨大商業利潤。

從極簡素樸到繁複瑰麗的電影語言,當潮起潮落,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在不同的世代中,出現不世的天才,不管是引爆革命帶出全新的流行模式,或是從過往的元素,透過新視野的萃取,總能成功地引影領下一個十年的風潮,拍出叫好又叫座的創新成功模式!



以「美漫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為例,在美國國內房排行榜(票房數字引用自http://www.the-numbers.com/movies/creative-type/Super-Hero),從1978年的《超人》(Superman)到2014年的《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票房成績從幾百萬到六億多美金數字不等。



其中像是《蜘蛛人》系列(Spider-man 1、2、3到2012新版的《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成績其實是每下愈況,《鋼鐵人》(Iron Man 1、2 & 3)是先摔落後攀上,《超人》(Superman 1、2 、3 & 4,與新版的《超人再起》(Superman Returns)票房則是持平,都看得出疲態。

曾以《火線交錯》獲得坎城最佳導演榮耀的墨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近期因拍攝電影「鳥人」(Birdman),一番針對美漫超級英雄有如文化集體毀滅的評論,受到好萊塢廣泛注目。



叫好又叫座的《鳥人》(Birdman)從去年10月上映以來,在美國國內寫下2千6百萬美金,在全球寫下7百多萬的美金,累積到2015年1月12日的全球票房紀錄是3千4百萬美金(http://boxofficemojo.com/movies/?id=birdman.htm),在同類型的電影表現亮麗。

但如果與歷年美漫超級英雄創下的票房絕對數字相比,以商業運作利潤的層面來看,美漫超級英雄片風潮會不會因此式微?好萊塢會不會因此轉型,回歸電影以好劇本與好演技為主的本質,目前可能還言之過早。



電影跟美食一樣,每個吃過看過的人,都有權發表感言,也有各自不同的觀點,先撇開藝術片與商業片長久以來的爭戰,有不少電影導演也是努力跨越有腦無腦傷人的二分法。

像是2005年拍攝《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大賣座成功帶起挖掘超級英雄心靈黑暗面風潮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跟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其實同樣都有著獨特的視野,差別只在一個選擇了舊瓶裝新酒,一個想推翻舊酒,創造全新的電影新風潮!



近年也出現了一種專門惡搞無腦賣座電影,極盡諷刺的嘻鬧電影,像是《雞餓遊戲》(The Starving Game)裡面就大開復仇者連盟超級英雄,與其它不同類型英雄或英雌的玩笑!



其實撇開藝術與商業,有腦與無腦片長久以來的爭戰,還有一個世代關鍵差異的因素,也左右著不同世代觀眾,對於電影片型的偏好,出生在網路與遊戲時代之前的老中生代觀眾,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受過紮實的純文字閱讀訓練的成長教育,所以一般來說,普遍擁有更深刻的純對白與戲劇張力的欣賞臉能力。

相對的,一出生就處在電腦網路商業化與遊戲時代的年輕新生代,從小就在就被電腦、手機遊戲等講究聲光效果的媒體包圍,無聲不歡無光不娛的孩子,很難要求在這種養成教育環境下,還能對回歸以對白白演技為主,注重心靈層面思考的電影形式能多欣賞。

因此即便的導演批判有多麼暮鼓晨鐘的警示,都很難憑一片之音一己之力,在短期內改變或撼動,隱藏在好萊塢美漫超級英雄片背後巨大的商業利益,這也意謂著以利益掛帥的好萊塢講究電腦科技的美漫超級英雄片,仍有其發揮的空間。

作者:SJKen

本期焦點-【v.482】 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