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從幕前到幕後–大明星監製電影


「演而優則導」是個已經被談爛的題材,即使只看演員不太重視導演的觀眾,也多少會知道一些知名演員去當導演,或是在片中自導自演。但比較少會被注意到的,是大明星有時也會監製電影。



或許製片對於電影的影響,沒有導演來得大來得直接,但和電影還是息息相關的,製片要負責的東西比較偏向找劇本、法律問題、資金問題、聘僱問題等等,且要向片商報告,所以或多或少也需要點關係及手腕。有的演員只想專心在演戲上,也有的演員會想要多參與一些自己電影的幕後工作,比如可以找對自己比較有意義的劇本,從最一開始就參與,一直到電影完成(當然,也可多賺點錢)。

比如最近上映的《捍衛任務》,主角基努李維,就是該片的製片之一(一部電影可能會有多位製片)。基哥以前也有監製過一些紀錄片,但真的大型主流商業電影,《捍衛任務》是他的第一次。他看了劇本很喜歡之後,找來他的好友也是以前合作過的動作指導當這部片子的導演,果然是正確的選擇,促成了《捍衛任務》的好評與成功。



阿諾史瓦辛格剛完成的新片《瑪姬》(暫譯),也是由他自己擔任製片,他已經十多年沒做這個工作了,早期的《魔鬼複製人》和《最後魔鬼英雄》是他監製的,之後就沒有了,直到《瑪姬》才又重拾這個工作。

一個很好的演員走向監製之路的例子,就是成龍。成龍從八○年代就開始監製片子了,至今也監製過四十部左右。同樣是「打」出一片天的李小龍,到了後期也開始當製片,可惜還沒有監製很多電影就離開了。有位可能五、六年級生以前有看過《天才老爹》的影迷會比較熟悉的,比爾寇斯比,他的專長在電視界,但也監製了非常多的電視影集。

還有一些很資深的演員,比如勞勃瑞福的監製歷史也有四十部左右,喬治克隆尼有約三十部,麥克道格拉斯接近二十部。



大部份的演員是身兼製片,但也有演員是想轉型只當製片的。布萊德彼特說過,他比較享受當製片,勝過當演員,因為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如果拍片,有時可能三、四個月都要遠離家人待在片廠或拍片的地方,不久前結婚的他,現在只想要當個好爸爸、好丈夫。而先前的演員經驗,也讓他學到如何去辨視什麼樣的元素能夠形成一部好電影,相信對他的製片生涯會更有幫助。

下次看電影時,除了留意海報上的大明星名字以及導演之外,也不妨看看有沒有片中的主要演員參與製片,對電影幕後涉入更多。畢竟,不難想像,只是被僱用去演電影中一個角色的演員,和與電影整體計畫成敗好壞有不可分的關係的製片,他們所關心的重點以及觀點,可能都會有些不同的。

作者:火行者

本期焦點-【v.471】 201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