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13新北市電影節完全攻略(三)必殺推薦10+1


本次新北市電影節的片商片比例相當少,今年的推薦片單不再搞齊頭式平等的各單元平均推薦,完全個人口味,事實上就是我的私片單。

1.《這不是一部電影》(藝術人生單元):



這部片在選片之初就是我極度關注的目標,看完之後也完全沒有失望,甚至比預期更為驚喜。賈法.潘納希在過往作品中對於藝術創作與真實人生的反覆辯證,在這部充滿個人自述、難以三言兩語定義的神奇作品中產生了驚人作用。

2.《應許之國,雙重人生》(跨越國境單元)+蜜色肌膚(青春與童真單元):



必須把這兩部片放在同一個位置,缺一不可,同樣是韓裔創作者的自我追尋,卻因為置放在不同的國族歷史脈絡,以不同的形式風格來呈現,而成為了兩部截然不同的電影,但動人程度皆是毋庸置疑。非常好口碑能夠因新北市電影節而傳開,進而引進發行。

3.《森林之子:不滅的愛》(青春與童真單元):



這個中譯名是我取的,選片當時恰好被《狼少年:不朽的愛》感動得一塌糊塗,暗自打定主意非要邀到這部片、非要取這個名字不可。這位法國導演曾經去過南韓,莫怪乎作品流露出濃厚的東方(類似宮崎駿萬物有靈觀點)氣息,片尾非常催淚、非常展開、非常強大,展現了皮克斯夢工廠無法達到的超凡境界。

4.《再見,軍中情人》(性別自由單元):



寫影展推薦時我很少提片商片,但是這部片他日可能直接發DVD,千萬不要錯過極可能是唯二大銀幕的機會。伊藤.福克斯是我心中拍同志議題拍得最好的導演,關鍵在於他的真誠無畏,以及揮之不去的「歷史感」,讓他的作品既是同志電影,更是國族電影。

5.《愛情不罷工》(導演專題侯貝.葛地基揚單元):



第一次認識侯貝.葛地基揚就是這部電影,無法理解這麼樸實無華甚至土俗的作品,到底好在哪裡,直到年近四十,忽然理解原來這才是人生,葛地基揚不只是法國電影的良心,更是人生大師,把看似平凡的喜怒哀樂雕琢成為璀璨的鑽石。這是我心中葛地基揚最好的作品,假如看完喜歡的話,不妨試試《瑪莉嬌和她的兩個情人》。

6.《怒不可樂》(世界正在改變單元):



吉普賽影像詩人東尼.葛里夫與甫過世的法國著名抵抗運動人士艾塞勒最無敵的組合,從街頭滾動的易開罐、海上漂流的運動鞋來看人民的憤怒,省思始終如幽靈般存在的難民議題。這是一場發生在數位時代,由下而上、眾聲喧嘩、全球接力的行為藝術饗宴,你準備好共襄盛舉了嗎?

7.《青春罪與罰》(青春與童真單元):



本屆電影節選映了多部文學改編作品,其中又以改編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愛沙尼亞版《白痴》和哈薩克版《青春罪與罰》最有意思,且看波羅的海三小國及獨立國協如何歷經蘇聯解體,走出巨大厚重的俄國文學傳統,綻放出來自民族的獨特馨香。自成一格的奧米巴夫是為台灣影展長期忽略的創作者,而這部片是認識他的風格最好的起點。

8.《天堂樂影》(獨立的風─波羅的海三小國專題單元):



即將隨片訪台的洛馬斯.李雷基斯是立陶宛藝術社群國家「烏哲邦共和國」憲章起草人、總統,對他來說,這部紀錄了立陶宛知名藝術家、音樂家及畫家丘里昂尼其人其作的紀錄片《天堂樂影》,表現了在世紀之交,藝術家如何以他們的創作為自己、也為時代、為文化歷史進行疊合、遞嬗。

9.《自由之歌》(獨立的風─波羅的海三小國專題單元):



夏魯納斯‧巴塔斯與俄羅斯的蘇古諾夫、匈牙利的貝拉‧塔爾一起被譽為塔科夫斯基詩性敘事的三大傳人,他的大部分電影都沒有對白,只用近乎靜默的長鏡頭去探索人物內心的孤獨和絕望,展現後共產主義的東歐社會巨變下人們精神世界的空虛。與近作《飄浪之歌》相較,本片更顯精練、純粹,絕對是屬於大銀幕的電影。

10.無理人生— 全球勞工群像紀錄篇(世界正在改變單元):



全球勞工短片是在本影展策劃之初就已確認的節目,選映了中國礦工、台灣納骨塔清潔員、玻利維亞礦工和印度女工的紀錄短片,有歡喜、有傷悲、有驚險、也有欣慰,特別推薦《玻利維亞礦工日記》和《貧民時尚大道》,他們分別是去年高雄電影節「綠色短片」的首獎及第二名。

附錄:本屆新北市電影節已有片商代理的影片及上映檔期清單(可能變動,以片商所公佈為準)

1. 《正面迎擊》(穀得):5月10日上映。

2. 《印象雷諾瓦》(佳映):5月31日上映。

3. 《遠大前程》(原子映象):5月24日上映。

4. 《金夏沙孩子》(絕色國際):5月17日上映。

5. 《阿罩霧風雲》(崗華):檔期未定。

6. 《再見,軍中情人》(傳影互動):檔期未定。

7. 《秋光乍洩》(天馬行空):已發DVD。

8. 《法外見真情》(雷公):已發DVD。

作者:Ryan

本期焦點-【v.393】 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