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13新北市電影節完全攻略(二)創作自述,超跨越!現實連結,不再冷漠!


相較於去年的新北市電影節以多元文化為核心,由全球化、離散人生、藝術情懷三大方向進行選片,今年顯然以「自由」作為貫穿,進行跨文化的探索。

與國內綜合性影展、城市影展或主題式影展相較,新北市電影節致力於透過影像呈現更多元的文化,提供觀眾思考與當代現實更為貼近的議題。不過,相較於去年的新北市電影節以多元文化為核心,由全球化、離散人生、藝術情懷三大方向進行選片,今年顯然以「自由」作為貫穿,進行跨文化的探索。本屆電影節的「焦點導演」侯貝.葛地基揚被譽為法國電影的良心,堅守馬賽的在地背景,以迷人的敘事手法,反映當代的勞工生活。特別說明的是,我們選映了題材較不一樣的《亞美尼亞行路遙》與他的五部馬賽在地真情紀事作為對照。在這部帶著自傳色彩的作品中,葛地基揚展現了不同世代的溝通、不同文化的對望、以及不同時代與歷史間的拉扯,他永遠的繆司女神亞希安‧阿斯卡希德不僅演出女主角,還身兼共同編劇,兩人攜手踏上尋根之旅,也算是完成了現實人生中葛地基揚探訪父親出生地的長久心願。

有時候,影像創作就像是一艘虛擬的時空機,以極其創意的方式,辯證了虛構與真實,調侃了戲劇與人生,思索了拍攝與被拍,打破了創作與紀錄與再現與自我書寫的界線。葛地基揚之於《亞美尼亞行路遙》、賈法.潘納希之於《這不是一部電影》、梁英姬之於《應許之國,雙重人生》、金允錫之於《蜜色肌膚》、古斯塔夫.胡佛和路卡.拉加斯之於《義大利,愛我別走》、貝尼托.波提斯塔之於《菲律賓小情歌》,甚至包括開幕片《正面迎擊》與閉幕片《印象雷諾瓦》,前者是探討摔角的表演性質的紀錄片,後者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劇情片,無論以假亂真也好,戲假情真也罷,抑或以藝術戲劇作為真實人生的再現,這些散落在不同單元裡頭、題材大相逕庭、卻從同樣帶有創作者自述的作品,都帶有異曲同工的超連結與文本跨越的趣味。

或許應該說,跨越,不只發生在作者與作品之間、文本與文本之間,也反應在創作與社經歷史脈絡之間,作品與現實之間。本屆新北市電影節不僅為勞動家庭出身的葛地基揚規劃了回顧展,做了「全球勞工群像」短片展,更將各式各樣的勞工影片安排在不同單元裡,事實上你我皆勞工,人人都是勞工,勞工議題正是關於這個世界的種種問題。

同理可證,本屆電影節的每個單元名稱都可以視為「世界正在改變」,從全球化到在地,從科技未來展望回溯人類文明源頭,探討對象以勞工及弱勢族群作為起點,由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展延至世界角落各式各樣的草根人民力量,傳達對於社會多元議題(尤其環境公義)的關注,展現出強烈的現實感,進一步期許影像不只成為這個正在改變的世界的見證,更可能成為推動改變的力量。

艾塞勒說過,創作是抵抗,抵抗也是創作。我們應該抵抗什麼?抵抗那個人的或社會集體的因循盲從,抵抗那反民主意識型態的死灰復燃,抵抗遺忘歷史、抵抗無知、抵抗冷漠。《大叔的哈雷日記》、《幹掉大老闆》獨一無二的法國喜劇雙導演班諾.戴爾賓、葛斯塔夫.迪科文以《龐克不死,只是抓狂》作為他們對阿拉伯之春的回應,所有看似刻薄的幽默和粗魯的瘋狂,都是在肯定個體建立另一種生活的自由,也以此和故事本身的沈重、悲劇性,形成強烈對比。對了,關於此片之於法國人的超級無敵大驚喜,並非近日為了避稅而成為俄國公民的「大鼻子情聖」傑哈.德巴狄厄友情演出,也不是老龐克身邊那隻跟《大藝術家》烏吉同樣搶戲的白目小狗(據說所有參與此片的劇組人員都被牠咬過),而是兩位導演故意找了某位嗆法國總統薩科奇出名的男子,在片尾客串大賣場保安(居然被安排飾演一個象徵權力階層爪牙的討人厭角色),這是何等高明的嘲諷!

最後,新北市電影節回應艾塞勒的「創作是抵抗」論調,因應國內近日反核意識高漲,由國內藝文界人士每逢週五晚上六點在自由廣場準時開演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愈演愈盛,特地集結了包含方尹綸、王育麟、余京懷、卓立、柯一正、陳宏一、黃元成、黃健瑋、楊雅?、鄭文堂、鄭立明、鄭有傑、賴志成、鴻鴻和東華大學的「格格Blue小組」等國內不同世代創作者自費拍攝的反核短片,與來自馬來西亞的陳翠梅、劉城達、楊俊漢的「反Lynas 稀土廠運動」短片展開跨國對話,這是一場傳達人民心聲的壯闊混聲合唱,一切都是為了你我腳下這片土地的永遠美麗。

作者:Ryan

本期焦點-【v.393】 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