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補習班:那些年代那些聲音
《2012台北金馬影展》中,不但有經典電影回顧,還有幾部很重要的音樂與年代的電影。而與年代息息相關的,其實就是音樂。

電影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紀錄年代,《2012台北金馬影展》中,不但有經典電影回顧:三位大導演胡金銓、李行、白景瑞合作的《大輪迴》、史丹利庫伯力克 《鬼店》、羅貝托羅賽里尼《義大利之旅》、安妮華達《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重新修復的羅曼波蘭斯基《黛絲姑娘》和大衛連《阿拉伯的勞倫斯》,以及大量引用英格麗褒曼和安娜麥蘭妮兩位影后重現她們當年丰采並探討她們和大導演羅塞里尼的三角緋聞事件的《英格麗褒曼vs. 安娜麥蘭妮》也不容錯過。除此之外,還有幾部很重要的音樂與年代的電影。而與年代息息相關的,其實就是音樂。

說到1960年代的音樂,就不能不提到披頭四,說到披頭四就不能不說這位披頭四的靈魂人物──約翰藍儂。《約翰藍儂:紐約城瞬間》記錄了藍儂卸下披頭四光環單飛之後的紐約生活,從創作點滴、與洋子分居期間的荒誕歲月、為愛子退隱的五年,直至遭刺身亡,令人沮喪的1970年代美國,在他身上煉冶成一部縮影。

走出主流音樂,遠在拉丁美洲,新民謠之母薇歐蕾塔帕拉(Violeta Parra),從未受過任何專業訓練,七歲就會彈吉他,九歲開始編寫簡單的旋律,遊藝於歌者、詩人、畫家、雕塑家等身分,美國民謠歌后瓊拜雅、U2和拉丁爵士樂團Buena Vista Social Club都深深喜歡她的歌並重新詮釋。《那年陽光燦爛》導演安德烈伍德以交錯的時序,以《在雲端上唱歌》為主題,帶我們重溫這個充滿底層聲音的溫暖歌聲和她燦爛卻又令人捥挽的生命結局。

另,身為影迷,一定得練練耳力。由ECM製作兼創辦人曼弗雷德‧艾徹﹝Manfred Eicher﹞主導,與瑞士電影製片人Peter Guyer、Norbert Wiedmer兩人合作的一部音樂紀錄片《寂靜之音ECM》跨越愛沙尼亞、突尼西亞、德國、法國、丹麥、希臘、阿根廷等地,捕捉ECM音樂的製作過程,與Keith Jarrett、Arvo Pärt、Dino Saluzzi、Anouar Brahem、Gianluigi Trovesi、Marilyn Mazur、Kim Kashkashian、Jan Garbarek等音樂家錄音實況。音樂從鋼琴獨奏、爵士樂、室內音樂、管弦樂編制、世界民族樂、前衛音樂全部囊括。透過本片可以清楚「聽」到錄音工程的「專業」,不同樂器在不同空間流瀉的不同共鳴,在不同音控下,呈現不同的器樂音色協調性的美感,以及在不同音樂家詮釋下,曲子如何柔美動人了起來。「過場」影象又如何與音樂搭配演出。

而今年好萊塢話題不斷的《基努李維之數位任務》,由基努李維身兼監製,一一走訪當今好萊塢重量級導演和攝影師,探討傳統類比底片攝影及現代電腦特效科技與數位攝影,詰問在數位時代──無論傳統底片或數位電影,要如何繼續造夢。
作者:蘇士尹
本期焦點-【v.0367】 2012/10/25
其他新鮮事兒

閉上雙眼,你看見什麼?《EVA奇機世界》建構另類科幻美學 (10/25)

亞果出任務:明眨暗褒 (10/25)

《壁花男孩》選擇你自認值得愛的人 (10/25)

《瘋狗綁票令》瘋子也是人 (10/25)

《亞果出任務》班艾佛列克導演顛峰之作 (10/25)

《亞果出任務》不被公開的電影 (10/25)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不跟別人比較,單純想做而做 (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