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經典文學:台灣電影
近年來,台灣的電影產業開始出現復興的趨勢,當中也有幾部電影是從文學作品影像化而來。改編後的成果固然有好有壞,但是在台灣電影復甦的今日,還是不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文學改編電影的上映,為電影的題材注入更多的可能。

看完了歐美的經典文學改編電影,接著讓我們回頭來看看台灣的電影。

如果要回顧改編自文學的台灣電影,就不得不提瓊瑤了。瓊瑤從1963年出版小說處女作《窗外》以來,共發表了超過50篇小說,幾乎是著作等身。她的作品於1965年首度影像化,李行將《六個夢》裡的一篇〈追尋〉拍成電影《婉君表妹》,這是瓊瑤電影的濫觴,從此開啟了約莫20年的「瓊瑤電影時代」。

在此之後,是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時代的到來。此一時期改編的文學作品以現代文學和鄉土文學為主,像是黃春明、白先勇、司馬中原、廖輝英、王禎和、朱天心、朱天文、蕭颯、七等生等作家的作品都曾被拍成電影,讓整個電影圈洋溢著一股濃厚的文學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