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爭鋒,本土勢力崛起
金馬獎入圍名單上週五揭曉,幾家歡樂幾家愁,照例又引起各方討論。從這份名單來看,國片似乎相當有面子……,但除此之外,各個獎項,又反映了什麼樣的趨勢呢?
甫揭曉入圍名單的金馬獎,國片表現亮眼,尤其十月下旬即將上映的《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在編導演多個獎項捉對廝殺格外有看頭。
比較可惜的是年初席捲全台的《艋舺》未能在編導項目錦上添花,同樣的,另一部格局恢弘、頗受威尼斯影展好評的《通天神探狄仁傑》也只在技術獎項沾光,今年金馬選片口味昭然立現。
值得一提是,台灣除了《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父後七日》三大入圍贏家,在首次增設的最佳新導演獎,肯定了未入選臺北電影節而被普遍視為遺珠的《有一天》,以及路線雖輕盈、卻幽默呈現殊異城市面向的《台北星期天》。顯見台灣電影工業精緻面雖尚追趕不上香港大陸,但多元的人文資產,仍能開闢多條抒情無比的路徑。
本屆評審的獨特見解,亦反映在劇本項目。金馬獎貴為最重要的華語電影獎,評審陣容亦涵蓋兩岸三地,自有其權威性,未必要瞇眼以對國際三大影展的炙目光環——其中,分別拿下柏林影展及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的《團圓》和《春風沉醉的夜晚》在提名門檻止步,充其量只能說中西品味差異所致。
另外,動作設計和視覺效果項目國片的全軍覆沒,也客觀反映了,製片環境一旦缺少有效的技術整合,一再狂撲商業片型,仍稍嫌吃力。儘管綜觀今年台灣電影,取材上無疑找到多元的發聲點,亦不乏積極植建類型片的創作者。然而,電影是昂貴的商品,不論技術或行銷,它都需要雄厚、精緻的分工予以支撐,今年本土片拍製量大增,值得鼓舞,但不得不說,多部頻見場面調度捉襟見肘、思維落入窠臼、或熱血過頭尾大不掉……等缺失,也是事實。
近年金馬或許難重現1991年大師齊聚一堂的盛會,卻喜見台灣電影找到施力的依據,相繼近期兩岸三地對電影相關法令的鬆綁與交流,國片顯已做好起跑架勢,未來燦爛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