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力量大,票房排排看
即將於週五上映的《瘋狂理髮師》集結了帥哥強尼戴普與黑色導演提姆波頓,加上百老滙名劇改編的魅力,讓開春第一部歌舞片就炒的熱鬧滾滾,除了《瘋狂理髮師》,歌舞片走過了什麼樣的歷史,又引起什麼樣的熱潮,就讓我們來瞧一瞧~
說到歌舞片的興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聲電影的發明與片廠的發跡。
自1920年末期以磁帶記錄與播放聲軌的機器發明後,電影從此擺脫以現場樂團演奏配樂與沈默無聲的誇張演出年代,而能推出「邊唱邊跳邊演」的歌舞片。時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人人都想要有點小娛樂能擺脫沈悶無趣的生活,於是這些永遠有著美好結局與帥哥美女,佳曲一首接一首的歌舞片,成了每家電影必備的發行片單,為觀眾製造了滿滿的歡樂,也讓他們賺進滿滿的荷包,另一方面也讓片廠得以擴編,將製作與場景等預算向上提升,拍攝出一部又一部的賣座電影,而建立出片廠的名號,像是米高梅、派拉蒙等。
若是以2006年AFI電影協會與IMDB(International Movie Database)所公佈的最佳歌舞類電影名單來看,相信會嚇掉眾人的下巴也不稀奇,在Top 10中年代晚於1950年的也只佔了半數,第一名至今仍由高唱著I'm Singing In The Rain的《萬花嬉春》(1852)獨佔鰲頭,第二名則是《綠野仙蹤》 (1939),第三名在IMDB上則驚人的由 《瘋狂理髮師》打敗了《一九三三淘金記》(1933)取得8.2的高分,在去年賣出1億美金票房的《髮膠明星夢》則佔到排名五十。相較於2006AFI所公佈的名單,只有《紅磨坊》 、《芝加哥》 等新片入榜,從IMDB的網友票選統計中可以窺見歌舞片的時代變化與歌舞片轉型的多元性,當然啦~看看片單,也算是考驗你的年紀。歌舞片展的歷史大略可分為:
1.有聲時代的黃金時期:
20~70年代,電影從無聲擁抱有聲,這個時期製造出大量片廠與明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能歌善舞的演出,配上浪漫的內容,輕快舞步與優美的音樂,表達出角色的喜悅、悲傷與夢想等,以歌唱表達心聲,以步伐顯露出心情,讓許多歌曲成為仍膾炙人口流傳至今,像是《萬花嬉春》金凱利所唱的I'm Singing In The Rain(之後也曾被《王牌大賤諜》拿來當開場曲),融合了風景、對白與音樂的《真善美》 ,或是《西城故事》(1961)裡高唱的I feel pretty(該首歌曲還曾在《抓狂管訓班》裡被傑克尼克森重覆吟唱過)。這些優秀傾訴各種心聲煩惱的歌曲,過個三十年想必一樣紅,即使你沒看過,也會在下一部新片裡聽見。
2.迪士可奔騰與創新的年代:
70年代後,人們的眼光投向了戰爭、科幻與民生等議題,於是舊時始終懷抱浪漫與溫馨的歌舞片式微,取代的是結合了這些議題的電影,像是高唱著金錢萬歲與嘲諷戰時艱辛的《酒店》(1972)捧紅了外型不佳歌聲粗礦的莉莎明奈莉(Liza Minnelli),也為歌舞片開創了新的局面,不再是華麗壯大的場景多人的歌舞,歌舞成為一種型式,而不是必備要件。進入70年代後,歌舞片進入死寂狀態,取代而之的是動畫的掘起與夾雜著音樂舞蹈的"歌舞片",像是充滿突破性議題的《洛基恐怖秀》(1975)、歌曲動聽的舞蹈電影《閃舞》(1985)、千年不敗動畫《獅子王》(1994),或是主打青春YA族的《火爆浪子》 (1978)。 動畫的單純性與發展性,讓歌舞片得以還魂在《獅子王》與《美女與野獸》中繼續傳唱,到90年代歌舞片則轉型在迪士可的舞動與求愛的歌唱中奔騰。
3.經典與新意的大結合:
到了90年代,不知道該說是經典太有魅力,還是電影100年題材已用光,好萊塢編劇與製片紛紛向百老匯、舞台劇、傳奇歌星與經典電影取材,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題材,包括了《芝加哥》、《髮膠明星夢》、《吉屋出租》、《歌劇魅影》、《羅密歐與茱麗葉》等電影,像前者演出莎士比亞的對白與劇本,又唱又跳的結合流行歌曲,雖然嚇壞一堆莎迷,也成為開路先鋒。音樂名人傳記電影也大受喜歡,不管是搖滾樂手Pince的《紫雨》、結合歷史名人的《阿根庭別為我哭泣》,還是由披頭四自演自唱的《芝加哥》,或是IMDB佔上第名的《愛是唯一》。老爹老娘聽Singing In The Rain與Disco,七年級就聽搖滾、流行或香頌,充份反映在《搖滾教室》、《巴黎小情歌》、《歌舞青春》與《紅磨坊》這些電影上。
如果你以為歌舞片就此告退了嗎?那你就錯了,這些舊有題材深植人心的風格與曲目,在西元邁過二千個年頭後,一一重回大銀幕而且一部比一部成功,一部比一部創意無窮,擠下經典歌舞片爬上Top 50不手軟,像是充滿個人風格的《提姆波頓之地獄新娘》、《聖誕夜驚魂》、《髮膠明星夢》等,部部都賣出上億美金的天價票房,還有自聖誕節推出就被票選為最佳歌舞片第三名的《瘋狂理髮師》、青春洋溢邁入第三集的《歌舞青春3》,及叫賣了近一年的ABBA百老匯劇改編的2008年大片《媽媽咪呀》,歌舞片,絕對只會更強不會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