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伊斯威特的導演人生
本週即將上映的《生死接觸》,以與死去親人通靈為題材,又是一部轉折有緻的好片……,克林伊斯威特的導演人生,毫無疑問,仍高處翱翔,未見疲態……。

西部片一代巨星克林伊斯威特,於1971年展開導演生涯,曾奪得兩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他,其實並非一開始就嶄露縱橫才氣,而是混沌中摸索多年,方慢慢沉澱出內功來。
長片處女作,是自導自演的《迷霧追魂》,這部瘋狂粉絲騷擾電臺主持人的驚悚片,高潮戲挺嚇人,但稱不上什麼神采,僅僅凸顯女主角潔西卡華特的賣力(而非精湛)演出。
爾後,克林伊斯威特不斷在各類型電影中自導自演甚至自譜樂曲,嘗試碰撞出一條徑來,可惜,成績都差強人意,包括司空見慣的動作片《火狐狸》、提出「復仇有理」可惜立論薄弱的《撥雲見日》,1982年《天涯父子情》他甚至與兒子同登銀幕,展開一場頗富鄉村音樂氣息的公路之旅,無奈成績淡如水,只能說一般一般。
克林伊斯威特是巨星……但絕非馬丁史柯西斯那種一出手就令人絕倒的天才型導演。他導演之路的跌跌撞撞,或許多少與長年下來,始終遊走於類型電影的演出經驗有關。
就這來說,1988年取材真人真事的《菜鳥帕克》,堪稱他生涯一個重要轉捩點,這部片中,他抓準自己深愛的爵士樂,演繹出一場懷舊氣息濃厚的音樂巡禮,角色心緒的處理,也細膩許多,電影一出,不但將男主角佛瑞斯特惠塔克推上坎城影帝寶座,自己更拿下金球最佳導演獎。不過,本片當年未獲奧斯卡主要獎項提名,倒也不意外,畢竟題材就跟它的票房一樣冷門。唯可確定,克林伊斯威特自此開竅了。
之後《黑心獵人》以約翰赫斯頓當年執導《非洲皇后》相關軼事為藍本,描繪出一個貪婪導演性情深處的乖戾與剛愎自用,他當仁不讓,也親自上陣演出,有否「心聲」成份?就不得而知了。
1992年的《殺無赦》,使他首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這部西部片,以顛覆性的情節發展,重構英雄定義,身為西部片巨星,克林伊斯威特的自導自演,又加深了一層玩味的空間。
不過,克林伊斯威特最受影迷歡迎與記憶的,應該還是1995年的《麥迪遜之橋》。以往不了解克林先生為何那麼愛演的觀眾,這回,可得俯首稱臣了!當然,電影的成功,除了導演內斂、低調的深情調度,最重要還是得感謝梅莉史翠普神奇的演技,一部愛情經典就此誕生。
2003年《神秘河流》是他另個高峰,也堪稱其導演生涯最成熟的一部作品。這部片,眾演員表現旗鼓相當,稍顯誇飾的演技總能在克導妙手調度下,找到對等的拋接點。克林導演的場面調度不追求細膩,大刀闊斧流露出的嫻熟與自信,就是一種大器。而電影透露的訊息也令人不寒而慄,相當成功。
在克林先生拿過奧斯卡導演獎,又執導出《神秘河流》意識這麼濃烈的作品後……眾人也該以高標來檢視他往後的創作了。就這來講,隔年奧斯卡大獲全勝的《登峰造擊》,反而有中規中矩之感,片中,克林伊斯威特試圖深入挖掘整個拳擊生態上下的人物互動,細膩度其實掌握得很不錯(比朗霍華的《最後一擊》強太多了)。女主角方面,雖說希拉蕊史汪的確是放演好萊塢最適合的人選,然而,呈現出的效果,彷彿被方方正正、準確無誤放進剛好的尺寸,看不到驚喜空間,加上克林善用音效(比方病房內呼吸管)來加強表演的空間氛圍,本片竟一路過關斬將,最後將生涯表現時好時壞的希拉蕊史汪二度推上奧斯卡影后寶座,製造出安妮特班寧、伊美道史道頓、凱特溫絲蕾等大量遺珠,至今看來,還是不可思議。
最後,克林伊斯威特擊敗了馬丁史柯西斯,再度拿下奧斯卡導演獎。紀錄歸紀錄,但《登峰造擊》仍不足稱登峰造極。
可以看出,克林伊斯威特近年作品,帶有濃厚的悲憫心懷,像2006年一次推出《硫磺島的英雄們》、《來自硫磺島的一封信》,試以雙觀點,建構歷史現場的軍士心情。《經典老爺車》、《陌生的孩子》用無所不在的哀傷調子,分別詮釋「孤單」、「孤立」的群己關係。去年《打不倒的勇者》,則是一場振奮人心的足球殊死戰,也適切描繪出曼德拉的領袖風範。
本週即將上映的《生死接觸》,以與死去親人通靈為題材,又是一部轉折有緻的好片。三組人物關係在迴圈中逐漸靠近,相當感性、動人,特別的是,克導片中運用大量特效以重現印尼海嘯場景,堪稱克導生涯少數特效大手筆。
導演生涯持續不墜的他,這回,再度於哀傷題材中注入暖調、感性的一面,自我挑戰的同時,始終不忘人性關懷,這就是克林伊斯威特。
本期焦點-【v.0303】 2010/12/30
其他新鮮事兒

不完美,即是完美?《創:光速戰記》 (12/30)

《麻辣女強人》職場現形記 (12/30)

人生有夢逐夢踏實《舞孃俱樂部》 (12/30)

2011國片展望 (12/30)

本週電視影片精選 (12/30)

2011柏林影展:風雲變 (12/30)

回顧2010:外語片音樂 (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