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錮的情慾:專訪《愛慾來襲時》導演蕾貝卡斯洛托維斯基
蕾貝卡認為每位演員多演一個角色,身上就會多一層皮。「你可以多利用他以前累積的經驗,來加以轉化、運用,所以我挑演員不會找素人,而是找專業演員……」
法國片《愛慾來襲時》以核電廠為背景,講述一段難解的三角愛慾關係,卡司集結了坎城金棕櫚《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女主角蕾雅瑟杜與《大獄言家》男主角塔哈拉希擔綱演出。日前導演蕾貝卡斯洛托維斯基首度來台,外表素淨中難掩幹練的她微笑表示,台灣人的熱情,帶給她「亞洲拉丁」的感覺,是個很異國情調的地方,人與人易於親近。
「對我來說,很高興每部片子都各有不同困難要去解決。這次,要物色一個核廠來拍攝,對我來說,一開始很困擾,是個艱鉅的挑戰。所幸後來在維也納找到一個因公投而未啟用的廢棄核電廠。有人問我說,會否為維也納的抉擇而感到慶幸?我只能說,維也納他們做出了選擇,可惜我不是反核的中堅份子,我對核電並沒有立場。而且,我太專注於戲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而脫離了去評斷存廢議題,事實上,影片裡面的人物,都是覺得多虧了核電廠,他們才能活下去的。」
說到此一題材緣起,原來,蕾貝卡本身是文學教授,飽讀文學作品的她,有次看到一本書,提到核廠人員的生活,而興起發展這個題材的想法,雖然電影裡有很多想像成分,但還是有真實事件為依據,才會讓整個故事更紮實。此外,她的編劇告訴她,將核子和愛情融為一種議題,更能提供劇中人一個更直接面對危險、對抗死亡的場域,《愛慾來襲時》於焉成形。
這次找來《大獄言家》男主角塔哈拉希演出,便基於《愛慾來襲時》裡核電廠的工人,看似情慾關係很自由開放,但其實心靈有如禁錮在監獄裡。蕾貝卡認為每位演員多演一個角色,身上就會多一層皮。「你可以多利用他以前累積的經驗,來加以轉化、運用,所以我挑演員不會找素人,而是找專業演員,我甚至不會試圖把演員原本的特質『洗』掉,反而會去充分利用他以前遺留的特質。」
女主角蕾雅瑟杜在本片異常嫵媚,反觀去年譽滿全球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卻展露截然不同的一面,「兩部片型態非常不同,全世界同時目睹她像顆閃亮的星星正在升起,雖然主要不是因為我的片子,但我還是很感動……」
當然,執導這部片的情慾戲,過程中讓不少老牌男演員感到很困窘,他們畢竟不適應一位年輕女導演發號施令,不過,久之倒也相處得不錯。
而電影裡,也充滿醒目的符號與標記,其中,電影片頭片尾的字幕,更以鮮豔的紅色,來傳達危險的訊號。「當然,我希望電影造成一些辯論,我負責把問題丟出來,給大家去自我評判孰是孰非,我提供的是材料,而不是使用配方……藝術創作並非解決世間問題,而是引導人們的思維。至於核電廠存廢的議題,我留給觀眾思考空間,但社會階級的層面,我有自己的立場。我來自法國的中產階級,離上流跟藍領都沒有很遠。我一直知道,他們並未被公平對待。」
前輩高達、楚浮、雷奈等聯手改寫影史的法國新浪潮導演,讓蕾貝卡感到很驕傲,但她表示,影響《愛慾來襲時》較多的,反而是3、40年代尚雷諾的片子,40年代跟因為失業、政局動盪問題,跟二十一世代較有呼應,新浪潮的唯美、精緻,反而不接近社會現況。
台灣核四爭議亦餘波盪漾,隨著《愛慾來襲時》上映,國內影迷們或可從大銀幕上,感受到一絲戚戚的寄託、牽掛,當然,也可能是波濤洶湧的震撼。
作者:保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