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你的眼球:專訪「商周放映室」總編王之杰
商周數位內容編輯部總編輯王之杰表示,「商周放映室」選片的邏輯,跟經營網路的邏輯是一樣的,特別針對上班族、專業人士的口味,傾向挑選一些知識含量高的影片,以做出市場的區隔......

商業周刊長久以來,一直是廣大讀者吸收財經資訊、追蹤時代趨勢的讀物。隨著普及多年的網路,日益發展出多元的樣態,洞察時代脈博的商業周刊,也將版圖擴展至VOD市場,數位編輯部大手筆推出「商周放映室」,期許透過這個新平台,落實資訊整合、多元服務,將商周集團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數位內容編輯部總編輯王之杰說:「這些年來,商周一直以平面媒體的姿態與大眾見面,並廣受歡迎,以往官網只是紙媒的網路化,但隨著趨勢的更迭,我們認為網站應該有不同的生命,更不無可能成為獨立的媒體......當然,在它成為獨立媒體後,照顧的對象還是一樣的。」
他認為,翻閱商周,無非為了獲取趨勢性的資訊,這些讀者群,在實踐自己生涯計劃的過程,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除了知識,還有食衣住行的需要,成功這條路也一定有更廣的需求。所以數位編輯部的願景,會是把讀者淨化成使用者。
儘管數位編輯部成立才兩年半,一路走來,流量倒也穩定成長,可見使用者需求是有的,如何針對他們的需求,進一步延伸出最全面的服務,正是「商周放映室」要努力的方向。

他舉例,以一般大學生來說,在校時期會接觸的PTT、社群論壇……等,一旦畢業後,進入職場,這類習慣似乎就慢慢流失了,「我們希望可以銜接住職場新鮮人這個過渡期,用此一邏輯去構設整個計劃,在可控制成本、人力的前提下,將讀者變成使用者。像經營得有聲有色、廣受網友倚賴的udn(聯合新聞網),也提供很多服務,未來,商周亦將在數位平台,做出各種嘗試和突破。」
至於「商周放映室」選片的邏輯,跟經營網路的邏輯是一樣的,特別針對上班族、專業人士的口味,傾向挑選一些知識含量高的影片,以做出市場的區隔,當然,也會滿足使用者對財經趨勢的需求,將文化、娛樂、資訊、趨勢,有效連成一線……
不過也不是沒有束手無策的例外,比方前幾年得到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黑金風暴》,背景與內容雖聚焦經濟衰退的震央,但離一般讀者畢竟遙遠,台灣觀眾恐不買單,故國內片商並未引進,「這個階段要跟人家合作得多……過往合作愉快的佳映娛樂國際公司,就常推出知識含量很高、且不失娛樂性的紀錄片。」

「凡事起步,基礎須打穩,做一個服務,就要做到徹底,把A的需求跟B的需求做連結,形成橋樑,就更能達到效果。」
憑著這股穩紮穩打的自信,相信「商周放映室」的VOD服務,來日可望征服廣大網友的眼球,如願將讀者轉化為使用者,說不定,使用者也能因此與「影迷」身分結緣呢!
作者:保溫冰
本期焦點-【v.0401】 2013/06/27
其他新鮮事兒

激愛無極限:凱特溫絲蕾 (6/27)

《末日之戰》活屍電影新視野 (6/27)

台北電影節本週開跑 (6/27)

《紐約哈哈哈》許你一個紐約夢 (6/27)

《我的性愛六堂課》性愛教戰手冊 (6/27)

《草食男之桃花期》宅男絕地大反攻 (6/27)

《國定殺戮日》殺人不犯法? (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