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療癒的魔力:專訪《黃色大象》導演廣木隆一


為了營造主人翁情感的細膩轉折,以及關係惡化後的張力,廣木隆一採取了少見的「順著場次」拍攝。他說,這樣特別能夠使演員循著劇情脈絡漸次入戲……可以想見,男女主角情緒自始至終維持極高的凝聚力。

日前,日本導演廣木隆一訪台,帶來一幅清新、憂鬱、魔幻的鄉間風情畫。《黃色大象》描述一位能與動物交談、悠遊幻想世界的女孩,在遇上真命天子後,不得不面對世事的不完美,而這對年輕夫妻的關係,也因此產生始料未及的轉變……

以魔幻視角挖掘出女性微酸的內心風景,《黃色大象》公認是一個不易改編為影像作品的文學著作……然而,包括原著作者西加奈子另一本《櫻》在內,兩部小說,廣木隆一都愛不釋手,他表示:「當初讀完,我就覺得這是拍成電影的絕佳題材……但基於改編上的難度,加上特效預算,似乎會耗費不少成本……就在快打消念頭時,正巧,電影公司跑來問我說:『我們要拍這部片,你願不願意當導演?』這麼好的機會,當然就義不容辭了。」

籌備階段,多虧日本各地協拍中心幫忙勘景,熱心提供景點,共累積了五百多張的照片。製作團隊一張一張揀選,最後挑中三重縣松阪市的伊勢志摩地區。劇組加演員,便在該外景附近租屋住了下來,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拍攝。

選角方面,當紅明星宮崎葵、向井理兩人都讀過原著,也都很喜歡,廣木隆一表示:「向井理外型亮眼,『高富帥』形象深植人心,這次,終於回歸樸實,算一個比較新鮮的嘗試,此外,又可以展現一下他健美的身材,哈。」而宮崎葵近年詮釋的角色多為賢妻良母,這回,一反往常賢淑的好太太形象……這回的演出,性情比較任性、感情則更為外放,宮崎葵本人就認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放眼日本影壇,《黃色大象》裡這對夫婦,宮崎葵、向井理的確是最適合的人選。」廣木隆一對自己的選擇頗感自豪。

令人好奇的是,素以乖乖形象為觀眾喜愛的宮崎葵,對於這次挑戰裸露床戲的演出,並未有任何排斥,唯拍攝現場,會先與導演達成尺度上的共識,兩場暗潮洶湧的床戲,倒也拍得異常冷靜。也由於為了營造主人翁情感的細膩轉折,以及關係惡化後的張力,廣木隆一採取了少見的「順著場次」拍攝。他說,這樣特別能夠使演員循著劇情脈絡漸次入戲,加上宮崎葵拍攝期間完全沒有回東京,向井理也只離開一次,可以想見,男女主角情緒自始至終維持極高的凝聚力。拍攝到了後期,兩位演員之間,自然產生一股緊繃的張力,也當然更容易打動觀眾了。

耐人尋味的是,或許為了保持心緒的「無雜質」狀態,宮崎葵、向井理兩人下戲後,「本尊」各過各的,幾乎不聊天……某種角度來看,也算一種敬業。此外,拍攝前幾乎不排戲,也是本片的一大特點,廣木隆一說:「正式開始拍前,不會像一般拍片那樣大量排演,畢竟排練多次,你會預知對方下一秒的反應,動作就不自然了。對表演高度專注的宮崎葵、向井理,也幾乎都在一、兩take之內,就把戲演到讓人滿意。」

作為宮崎葵婚變後的第一部作品,這位女星於拍片現場的情緒起伏,也無可避免受到放大檢視。相對於日本媒體總著重報導宮崎葵有多委屈、多可憐,廣木隆一表示,拍戲現場宮崎葵情緒並無異狀,相當敬業,尤其大量的素顏演出,宮崎葵本人亦欣然接受。事實上,廣木隆一拍戲常讓女主角素顏上戲,他認為:「素顏比較好看,顯得更有純樸之美。」
對他來說,拍片最大的享受,就是與「奇蹟」相遇,廣木隆一說:「一如過往的拍片經驗,每每會有大自然冥冥中賦予的『奇蹟』,比方夕陽天色特別美,或突來一陣為戲加分的風……不過,拍電影發生奇蹟很美,但日常生活如果出現太多次奇蹟,還滿麻煩的。」

廣木隆一匠心獨運的思維,也賦予這部公認不利於影像化的著作,相當別出心裁的視覺表現,好比片中諸多超現實意象,他並未採取真人、動畫合一的特效:「我不使用太多特效,反而喜歡讓動畫穿插於現實。電影中動畫的原型,都出自作者西加奈子之手……蠟筆的質地,再適度添加其他媒材,在魔幻中保留住質樸的童趣。」

不過,細看之下,《黃色大象》男性內心描摹的比例稍重,較之廣木隆一以往的作品,顯較為少見,他表示:「這部分比較忠於原著,不過,本片改編的過程中,把電影的主線都集中於男女主角身上,相對削弱了父親一角的戲份。」

回憶長達三十年的導演生涯,廣木隆一初執導筒,是從俗稱「粉紅電影」的軟調情色片開始拍起的,「當時的我,比較容易在特定的觀點下,深入女性角色的本質,爬梳她們的心緒。」不過,他也認為,很多粉紅電影,會以男性視角,擅自去捏塑出心中的理想女性,並稱不上是真正的女性電影,所以拍攝女性電影時,他總會反覆去思索,女人置身各種處境時,思維的微妙轉變。

在導演崗位上,廣木隆一自認很認真、纖細、內向、卻大膽,他笑言:「簡單來說,就是集矛盾於一身。」福島出身的他,非常感謝台灣在福島發生災難後,給予日本很大的幫助,隨著電影上映,他希望台灣觀眾也能馳聘於《黃色大象》的幻想世界,從大銀幕的魔力,找到療癒的能量。

作者:保溫冰

本期焦點-【v.392】 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