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投映出心靈風景:專訪《當家花旦》導演


當今紀錄片具備各式各樣的形式,接受的寬容度也愈來愈大……陳怡妤、陳惠美這回試圖找出契合這個劇團的語法,在種種美學表現上,跳脫創作者的思維。

由松田丸子、胡BB、白鳥鸝子、菲菲四位男子組成的白雪綜藝劇團,十多年來,以男扮女裝的精采反串演出,照亮一個又一個舞台,陳怡妤、陳惠美則以導演之姿,捕捉劇團人物的靈魂。作為一部紀錄片,《當家花旦》採取了相當別緻的手法,來強化人物心理的波瀾。

陳怡妤表示,最初發想的是監製曾凱君,她跟白雪綜藝團是舊識,對白雪綜藝劇團有一定的情感基礎。陳怡妤也就因緣際會認識了松田丸子——也就是本片的靈魂人物:簡志澄。有趣的是,最初構想,其實是想要攝製一部歌舞片,「畢竟歌舞片是台灣極少見的類型……但商討以後,似乎先來部紀錄片更有意思。」適逢2011年「雪后狂風」演唱會如火如荼展開籌備,便擇定一個活動來做為敘事架構,相當於這部影片的時間軸,以循序翻轉出諸多人物的心理層次——於是,也就有了紀錄片導演陳惠美的加入。

鏡頭對準一群生命歷程如此特別的人物,拍攝上格外有難度,兩位導演坦承,籌備之際,由於監製的關係,丸子便對她倆投以足夠的信任,然而眼看「雪后狂風」已經在籌備,兩方不夠熟捻又是既成事實,進一步要如何跟拍攝人物交心?就是一道不輕的課題。

「所幸,由於我們對他了解有限,而更有效運用以『一個不認識他們的人』去看他們的觀點。邊拍邊有驚喜,預期想拍的,拍到了,過程中,更有許多計畫之外的情感表露,回饋般,給了這部影片。」丸子是投入文創產業多年的資深前輩,他有他的專業、他的想法,且對鏡頭的存在極其敏感。在排演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其壓力可想而知,「若你的生活有台攝影機在旁邊一直跟拍,偶爾不免有一些情緒會迸出來。」但怡妤、惠美認為,紀錄片不是拍給自己人看的,美學理念,有其落實的必要,遇到手法上的意見相左,丸子多半尊重她們,不會干涉太多。

其實白雪綜藝劇團走了十幾年,心態上也有大幅改變,十幾年前亟欲獲得肯定,卻不希望表演性質造成家人的麻煩,而現在,願意拍這部片,就是要讓全部的人都知道,這是大膽的一步……隨這決定而來的,正是不為人知的壓力。這一切的一切,都納入了光影之中,化為感動觀眾的重要元素。

怡妤、惠美都是因為這次合作才認識,一位擅長劇情片,一位專司紀錄片,本來背景就不太一樣,也是會湊在一起的主因;分工方面,怡妤聚焦於美學概念的落實,尤其棚內攝製……她將劇情化的節奏起伏,巧妙佈設為影片呼吸的一環。至於捕捉人物一顰一笑的拍攝現場,則由惠美負責調度,謹守一份紀錄片工作者的理念、分寸。

特別引人好奇的是,片末一場丸子鏡裡鏡外的心聲詮釋,強烈的「走位感」在紀錄片型裡實屬少見,顯得更為跳脫,「我們正想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一部電影,不管是劇情或紀錄,好看最重要。對我們來說,紀錄片是一種無法百分百預測、掌握,但人物情感絕對真實的片型。」那把尺放在心裡,只要感情是真的,事情是真的,相對這就是一種「電影的真實」。

當今紀錄片具備各式各樣的形式,接受的寬容度也愈來愈大,詳實攝錄,固然有其珍貴的文獻價值,但怡妤、惠美這回則是試圖找出契合這個劇團的語法,在種種美學表現上,跳脫創作者的思維。

拍罷,主角丸子也積極參與後製,細心檢視每一片段,當影像配上音樂,丸子直呼,天哪,太感動了。「他都這樣講,就不用再多問他什麼了……」或許紀錄片一旦完成,創作者與被攝者,就該這樣,問答漸少,讓電影來闡述一切,白雪綜藝劇團十多年心路歷程或許遠超過銀幕所能涵蓋,但怡妤、惠美這回確以十足誠意,精確投映出當家花旦的心靈風景。

作者:保溫冰

本期焦點-【v.377】 201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