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麵引子》向所有老兵行舉手禮:專訪導演李祐寧


「我拍的是一個親情題材,很希望年輕人抽空看完這部片,可以多了解多關心自己的父母」,也可以了解在過去年代,有這麼一群人身不由己的故事」。

曾執導《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的導演李祐寧,睽違影壇多年再度選擇老兵題材拍攝新片《麵引子》,重現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一個離鄉背井的父親,透過蒸山東饅頭的過程,傳達對親人想念和世代傳承的意義。

「向所有老兵行舉手禮」,是《麵引子》電影結束後第一個畫面,1949年國軍撤離到台灣,兩岸之間數百萬個家庭瞬間破碎,父子、夫妻分離,對許多老兵而言,故鄉山河從此只能留存在記憶中,至親只能在夢中相見,無數年的憤怒悲傷無奈終將僅能淤成心中的鬱悶,這是李祐寧一直想要透過電影表達,「兩岸之間太多悲劇了,太多珍貴故事值得拍」,李祐寧因為自身眷村成長經驗加上多年對兩岸老兵題材研究,企圖為一段段時代悲劇留下影像紀錄。

很多人不了解片名「麵引子」,但指的是大陸東北地區每次蒸饅頭揉麵時,為了下次麵團發酵之用會預先留下少許麵團,導演隱喻兩岸分隔數十年看似冷漠,但是卻會隨時間發酵牽連彼此。吳興國在片中飾演1949年被國軍拉伕的年輕人,親生兒子耿樂都無緣相見就到了台灣,後來又娶妻生女另組家庭,吳興國和耿樂父子相見後,情感衝突不斷。片中還呈現了紅包場,喝高梁酒等老兵的真實生活。

片中眷村選在台北市汀州路上著名的寶藏巖歷史聚落,為了呈現《麵引子》片中眷村場景,包括一桌一椅,一碗一瓢都力求原汁原味,老兵書房裡有木製書桌,綠色桌墊上覆蓋透明軟墊,中間壓著家人的照片,牆上掛著從老家帶來的舊照,與台灣新家人合拍的「新」照,還有軍中帶出來的木箱或鐵箱,放著他們心目中最珍貴的物品例如家書。劇組「從中南部運了幾貨櫃的東西,慢慢挑,慢慢揀,複製小時候的眷村模樣」,讓很多以前住在眷村的人看到後直呼,我家從小就是這個樣子,一模一樣。片中吳興國床下老箱子放著數百封寄不出去的家書,僅有幾秒鏡頭,美術指導沒有放無意義的亂字充數,而是手寫一段段文情並茂的語句,力求盡善盡美,小細節也不放過。

為了片中這個情感層次非常複雜的主角,李祐寧找了資深演員吳興國詮釋,吳興國身型瘦高和眼神滄桑,很有老兵神韻,「連發音都有老兵味道,很能詮釋老兵藏在心中數十年的鬱悶」,吳興國坦承在決定演出這個角色時,心中非常徬徨,他希望自己演出能為時代留下歷史見證,但也因為如此,擔心自己演不好「搞砸了」。

而讓葉全真讓她先看看劇本時就哭了,李祐寧當時「心中os是我的劇本有這麼感人嗎」,因為片中父女情深,葉全真看到劇本時想到自己已過世的父親,不由掉下淚來。片中葉全真是有個20歲兒子的媽,40歲的她為符合人物年齡,原本及腰長髮剪去20公分,最大挑戰是詮釋父女親情,尤其是一場父女天人永隔的戲,李祐寧說「她的演出超出我的預期」。

影片詮釋的是老兵題材,演員也非偶像劇明星,「年輕人願意進電影院嗎」,李祐寧坦承壓力很大,很擔心出資老闆無法回本,他誠摯地說,「他拍的是一個親情題材,很希望年輕人抽空看完這部片,可以多了解多關心自己的父母」,也可以了解在過去年代,有這麼一群人身不由己的故事」。

作者:小J

本期焦點-【v.313】 201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