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三部曲-韓國電影奇蹟
對於韓國電影工業的進步,許多人比較熟知的,是他們在電影類型與工藝上與好萊塢之間的相互模仿和論證,一些台灣人可以琅琅上口的經典作品,大多數不是從好萊塢商業電影典範模仿來的成功案例,就是一些例如「師奶殺手」、「鬼片」等已經嫌多、可以適可而止的片型。如果韓國電影可以成功,只不過是靠著這些模仿的步數得以成全,那我們就太小看韓國人的能耐了。
在媒體膚淺的作弄下,台灣人比較可憐,絲毫不知道韓國電影一些可貴的絃外之音。例如,今年在威尼斯影展引起轟動的新片《親切的金子》(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 2005),大多數台灣觀眾只知道是「大長金」李英愛主演此片,卻絲毫不知本片導演朴贊郁的功力,以及他讓韓國觀眾如痴如醉的「復仇三部曲」。
要從頭細說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得從大師的從影生涯開始追溯。朴贊郁是一位四十歲出頭的電影熱血青年,大學時代學的是哲學,年紀輕輕就開始成為文字精準的影評人,畢業之後理所當然進入電影圈闖蕩,與「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電影筆記」派影評人導演們一樣,朴贊郁證明了「好的影評人,也有辦法改變電影生態」的功力。完成第二部作品《3人組》(Trio, 1997)的時候,正當亞洲金融風暴,以及韓國電影在絕地中開始起飛的關鍵時刻,朴贊郁參與了著名的「電影人大遊行」,加入「剃光頭明志」的行列,並且積極的進行自己的個人電影計劃。
「復仇電影」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成形許久,很早就完成的第一部曲《復仇》(Sympathy for Mr. Vengeance, 2002),熬了相當久才得以商業發行,因為面對這種藝術手法明顯的另類電影,片商基於商業考量,根本不敢安排此片上映,朴贊郁掙扎良久,與片商協議,準備拍攝一部具有商業賣點的動作電影,交換片商花錢發行《復仇》,這部為了《復仇》的發行而拍的電影,就是2000年賣座冠軍《JSA共同警備區》(Joint
Security Area),朴贊郁向世界證明,他能將電影法則自在操控,絲毫不因藝術性格放棄觀眾。
《復仇》的演員陣容與《JSA共同警備區》一樣,擁有如今稱霸南韓影壇的演技派巨星陣容,諸如宋康昊、申河均以及偶像女星裴斗娜等人,朴贊郁善於用鏡頭鋪陳內容荒誕與現實抽離的衝突情節,全片幾乎沒有配樂,透過這幾位演技派巨星精準到讓人吒舌的演技,朴贊郁展現了他的影像功力。《復仇》的電影形式高明,多線的故事融合的恰到好處,可惜在片商「聊備一格」的發行心態上,票房成績慘遭滑鐵盧。
《JSA共同警備區》的成功,讓朴贊郁在影壇再度翻身,擁有「想拍什麼就拍」的更大權力,他開始展開「復仇二部曲」。2003年,參考自日本成人漫畫的同名電影《老男孩》(Old Boy),台灣譯名為《原罪犯》上映,不只橫掃坎城影展,讓本片主角崔岷植出神入化的演技得到世界肯定,還很特別的成為韓國電影年度賣座冠軍。靠著「復仇」橫掃商業電影,朴贊郁時代來臨!《老男孩》不只維持《復仇》片中讓人驚訝的影像藝術與多線故事融合,並且以特殊的節奏感帶出濃烈的暴力氛圍,是除了韓國人之外,無人可以挑戰的新類型。好萊塢一直叫嚷著要重拍本片,至今還是不了了之。
《老男孩》藝術與商業都獲得肯定,「三部曲」的神話畢竟需要終結,所以之後緊接著拍攝的《親切的金子》,受到萬眾矚目,大家對於朴贊郁要如何突破自己的成就,充滿期待。當然,本片在今年暑假於韓國上映,輕而易舉勇奪票房冠軍,許多台灣媒體以為這是「李英愛」的奇蹟,其實倒不如說這是韓國人對於朴贊郁個人神話的一種崇拜。台灣片商準備在今年10月將此片上映,取個莫名其妙的片名《選擇》,將這部片與「復仇三部曲」脫勾,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從朴贊郁的奇蹟看來,電影工業的起飛,與其抱怨著非要台灣政府照著抄襲韓國經驗不可(雖然台灣政府的電影政策著實無能),不如要求這批台灣電影人自我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