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專訪《宅變》陳正道導演


問:哇!您終於拍了第一部劇情長片。我想這是很多人等了一輩子的機會,您等了多久?

答:如果從我開始想拍電影開始算,其實沒有等很久,因為只有三年的時間。拍《距離》的時候我還是商業設計系大二的學生,拍完《距離》之後才慢慢有廣告、MV之類的商業機會,這個過程中才慢慢確定我自己想要拍電影。


問:拍攝劇情長片的經驗有什麼不一樣?


答:我覺得我很幸運的是第一部長片是跟三和這樣的公司合作,而不是其他那種大公司。他們非常支持我,讓我找了很好的攝影師,很好的美術設計,很好的燈光師。即使他們告訴我必須在三十三天把片子拍完,我也非常能夠接受。因為我們討論過很多選擇,比如說要不要這麼多美術設計,它就會影響我還有多少預算用在拍片上。我覺得拍長片是這樣,最後你腦袋中的想法可能沒有變,但很多因素的組合會使你選擇用不同方式去拍這部片。《宅變》對我來說就跟我一開始想像的方式很不一樣。


問:所以預算會是你的壓力之一?

答:我跟Michelle(按:製片葉育萍)很早之前就開始談合作,這樣一路走來其實自己在做這部片的時候,會覺得花她的錢就是等於在花我自己的錢。那種關係比較不像是老闆跟員工,而是我們倒底能不能一起把這部片做好。我想一定有很多人質疑她說你怎麼會找這種導演來拍《宅變》這種類型片。我覺得那是一種被信任的感覺。


問:你跟《十七歲的天空》製片葉育萍怎麼認識的?


答:我跟Michelle認識的時候她正在籌拍《十七歲的天空》。那時候很多人不看好,覺得搞這種小片一定會賠錢。我也問她說你怎麼不申請國片輔導金,結果她回答說──會賺錢就會賺錢,不會賺錢就算有輔導金也不會賺錢。那時候我就非常欣賞她。後來,我也覺得很得意,因為在《十七歲的天空》賣座之前我就認為她是一個很好的製片。因為我只認識兩個製片會這麼愛電影。有些製片一拍完就會挑誰誰誰的毛病,說你們都不值得我花這些錢。Michelle她是無論這部片子好壞她都會擔全部責任,而且她是搶著要擔全部責任。


問:哈,她是很有名的拼命三郎。你可以偷偷告訴我們她到底有多拼命?


答:像《宅變》開拍前,她就跑來告訴我她已經把哪裡哪裡的版權賣掉了。因為她在開拍前三個月,就帶著劇本、照片還有我的作品集在各國際影展作曝光。她很好玩的一個地方是,別的製片可能會按照他覺得能賣掉多少而來決定開多少預算來拍片。但Michelle不是,她是決定了我就是要拍這部片,所以我拼了命也要賣掉多少多少。你要跟她很熟,你一定會覺得她一定有強迫症(笑)。


問:當初為什麼選擇這個題材?


答:決定作這個題材的那天我印象還非常深刻。因為我一開始丟了好幾個劇本給他們,後來Michelle來跟我說:「正道,你想拍什麼電影我知道,你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導演我也知道。但我們希望這次能夠拍類型電影。因為台灣這個環境並不像韓國那樣。韓國的新導演可以一下去就拍藝術片,觀眾可以馬上就抓到你的風格。可是在台灣還是要在類型電影的框架下先做做看,然後在那個驚悚片或是喜劇片或是動作片的框框裡面讓你盡可能去拍你想拍的電影。」所以我們就用消去法,因為我之前拍的片子都很慢,所以喜劇跟動作片就先刪掉,後來就決定是驚悚片了。


問:你後面還有什麼計畫?


答:目前有一部國片輔導金「無伴奏」,是一部青春復仇電影。


問:您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終於拍完,也要上映了。能不能請您告訴所有還在等待拍電影的人,這樣的機會是否值得等待?請特別注意,您的回答可能會影響成千上萬還有電影夢的年輕人,他們聽完你的話之後可能會馬上打包回南部去種田或是賣漢堡之類的(笑)。


答:其實我覺得拍長片不一定這麼重要……如果你不能從拍短片或是拍其他東西的過程之中獲得一種成就感,那個不斷拍東西的過程可能才是重要的。就好比你問一個終於當上董事長的企業家說董事長這個位置是否值得等待,他可能也會告訴你不一定。我想長片的意義應該是一種電影夢想的放大,你一樣是在拍東西,只是這一次你的東西會被很多人看到。重點還是你能不能從拍東西的過程之中獲得成就感。

作者:夜郎

本期焦點-【v.033】 200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