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從我身上踏過去!
導演不覺得胡軍這角色過度完美嗎?不但可以「瞬間」熟記整個工廠的位置圖、還能趴在鐵條上當人肉踏板,好讓小女生們順利脫困、就連身受重傷時,都不忘告誡上司:「小心黑煙,不要被迷惑了,只有平靜的心才能給你指引」…
永森、邦潮和志輝是同個消防隊的相挺好友,2012年的一場大火,三人違抗長官命令,不顧性命危險衝入火場搶救受困民眾,他們雖將受困者順利救出,上頭依然怪罪三人行事莽撞,準備做出懲處,為免危及仕途,永森和志輝選擇撇清關係,讓邦潮獨背黑鍋;一年過後,志輝成了消防局紅人、永森對一年前背叛好友一事仍耿耿於懷、邦潮則繼續在他的崗位上奮鬥;2013年平安夜,香港發生大危機,一場大火引爆發電廠,造成全港大停電,另有強烈颱風來勢洶洶準備登陸,究竟英勇的消防隊員們要如何解決這場災難?
《救火英雄》一開場就告訴觀眾,火災現場主要死因,並非遭火燒死,而是被含有劇毒的黑色濃煙奪去性命;「濃煙,才是消防員真正的敵人」電影旁白如是說。
濃煙,是《救火英雄》的第一主角,它是火災現場最險惡也最難控制的殺手、它是片中所有角色們內心揮之不去的陰影(死亡、恐懼);厚重的黑煙,也暗示著人心的貪婪與自私,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我們回溯片中發電廠大爆炸的生成原因,便會發現這場災難是由一個又一個看似微小而無關緊要的決定所造成的結果;先是人們對地球環境的粗心與破壞,導致氣候異常,本該是冷冬的12月,卻有高達34度的平均溫,燥熱天氣引發火災、熱帶性低氣壓則帶來風災;而擔任助理消防區長的志輝為討好上司,不顧下屬警告,執意要全員留守消防局好拍訪視長官馬屁,致使救火員無法在第一時間抑制火災重發的可能性;另一頭的發電廠主管,為維持全島聖誕夜可以正常供電(上司施壓),讓原可避免的爆炸意外,成了聖誕夜最燦爛也最悲情的火花。
因此,我們若將「濃煙」視為「人的私心」,那麼主角們或逃避或面對濃煙威脅,就是他們或逃避或面對自己良心的責難;而角色們深入火場救人,一邊剷除眼前遮蔽物、一邊跟濃煙對抗、一邊找尋出口的行徑,則是主角試圖從混濁不清的內心裡走出的成長之路。
《救火英雄》的優點不少,郭子健導演(身兼編劇)把影片拍的熱鬧有趣,場面搞很大,全香港島都陷入危機,有夠唬人;本片擁有驚人的全明星卡司,謝霆鋒、余文樂、任達華、胡軍、邵音音、成龍等人輪番上陣,看得影迷眼花撩亂;劇本寫的紮實,前半段鋪下的梗,例如塵爆(2012年的危機變成2013年的轉機,我喜歡這個設計)、香煙、紙飛機等物,後半場都成為扭轉戰局的重要關鍵。
儘管《救火英雄》的場面、演員、劇本都夠水準,但最終結果還是沒能打動我。
首先,看完《救火英雄》,我只覺得這群消防員好任性,長官說:「不要一命換一命,等後援來了再進入火場會比較安全。」;結果都沒人信任長官的判斷,消防隊員們還是一個接一個自行行動;「救人優先」或是「不要隨便犧牲生命」的議題,最後在「親情/友情無價」的大前提下,壓縮了進一步探討的空間。
再者,到底為啥要安插海洋(胡軍飾演)這個角色在電影裡,是有大陸票房考量的關係嗎?
導演不覺得胡軍的標準北京話與文縐縐台詞,放在一堆廣東話裡顯得特別突兀嗎?
導演不覺得胡軍這角色過度完美嗎?上班準時不遲到、體能超強夠嚇人、對於升官發財沒有任何慾望、進入火災現場能夠迅速做出精準判斷、災後處理也能給予正確建議;當災難來襲時,懂著臨危不亂處變不驚,不但可以「瞬間」熟記整個工廠的位置圖、還能趴在鐵條上當人肉踏板,好讓小女生們順利脫困、就連身受重傷時,都不忘告誡上司:「小心黑煙,不要被迷惑了,只有平靜的心才能給你指引」....。
仔細一想,《救火英雄》裡的大陸角色(包括發電廠的楊琳),「剛好」都是電影裡的「良心指標/指引」,這沒有在討好些什麼吧?
最後,拍過《打擂台》和《西遊:降魔篇》的郭子健導演,您怎麼了,為何影片氛圍會如此失準?
本該悲壯、熱血、感人的作品,卻常在不合宜的聲樂吟唱配樂、莫名其妙的深情旁白、鬼影幢幢的蒼白回憶中,帶起不太對勁的荒謬喜劇和恐怖鬼片感;更有甚者,胡軍那句應該喚醒觀眾熱血魂的台詞:「從我身上踏過去」,竟讓全場觀眾大笑出聲,這.......很有問題吧。
單看《救火英雄》片尾,三個主角在粉塵中合抽一根煙一幕,讓我想起麥浚龍導演的《殭屍》結局,但後者令人觀之惆悵與傷感,前者卻讓人看了無感,影片節奏與情緒掌控的優劣,可說高下立見。
我不否認《救火英雄》拍的用心、用力(場面),可惜情緒不對、戲味出不來,整個觀感便顯得扁平而不痛不癢。
作者:hatsocks
【香功堂-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