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莫妮卡的華爾滋》果真是處女座!
讓觀眾看見成功的得來不易、看到人的欠缺與努力補強、以及生命中總不缺席的誤解與和解戲碼等;《給莫妮卡的華爾滋》也讓觀眾聽見一首又一首好聽的金曲,並且了解到模仿他人的唱腔與演繹,終究只是在臨摹他人的生活,真正的歌手,懂著回溯自己文化的根源,唱出專屬於自己的靈魂。
莫妮卡柴德蘭(Monica Zetterlund)是瑞典60年代的知名爵士歌手,她的傳記電影《莫妮卡的華爾滋》,聚焦在莫妮卡從平凡的總機小姐變成人盡皆知的大明星歷程,為能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人物,莫妮卡一邊對抗保守父親的冷言對待、一邊試圖在爵士樂裡增添「瑞典風情」、一邊周旋在愛她與她愛的男人間、一邊承受成名壓力與抗拒酒精誘惑、一邊努力照顧年幼女兒卻又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個好母親的事實.......。
《給莫妮卡的華爾滋》可以粗分幾個塊面觀賞。
第一個塊面是莫妮卡與父親的關係。
莫妮卡的父親對女兒一心追求名氣一事極不諒解,他多次責備莫妮卡不懂滿足,他說:「妳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爬樹的事情嗎?妳的朋友們頂多爬一兩截樹枝便停止了,但妳非要爬到樹的最頂端才甘心;為什麼一定要爬那麼高?假如妳掉下來的話,可是會粉身碎骨的啊!」
父親表面上責備女兒不甘於現狀,其實也是一種關心與擔慮,希望女兒學會接受平凡,因為平凡未必不是福份。
然而莫妮卡看事情的角度和父親不同,她厭惡自己出生的小城鎮、她厭惡生活只能是平淡而無奇,她告訴父親:「也許爬上樹頂很危險,但至少我看到樹頂的風景。」
樹下抬頭仰望與樹頂遙望遠方,正是兩種人生態度的展現,有人甘於平凡,有人不願平凡啊。
電影第二個塊面是莫妮卡與女兒的關係。
莫妮卡一直在抱怨父親對她不夠關心、不夠重視,甚至當她努力追求更好成就時,父親時不時就來潑一盆冷水;莫妮卡有一天喝醉酒時跟年幼的女兒抱怨:「他(父親)連我灌錄的唱片都沒聽過,人怎麼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小孩!」;這一場戲很有意思,因為莫妮卡在抱怨父親的不夠關心與冷漠,卻沒發現女兒在聽完母親的話語後,臉上閃現的落寞神情;原來人都只看得到自己的「欠缺」,卻沒發現自己其實也在「虧欠」他人。
《給莫妮卡的華爾滋》第三個塊面是「焦點的中心」。
我始終無法喜歡莫妮卡這個角色(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的莫妮卡到底是怎樣的人),她就像是貪婪的無底洞,無時不刻渴望著能贏得人們的讚賞與肯定(尤其是父親的認同與接受),可是她卻吝於付出自己的讚賞與肯定;她說別人不懂她的付出,卻也看不見別人對她的付出、她說父親沒有照顧到自己的需求,卻沒看見女兒對她也有相同怨言、她無法忍受目光的焦點不在自己身上,自大卻也自卑,當人們讚美與包容她時,她像是驕傲的孔雀,盡情伸展華麗羽翼,搶盡所有人鋒頭,但只要事情不合自己的意或遭受攻擊,馬上又縮了起來,活在自怨自艾的情境中,依賴酒精來麻醉自己,並在內心大罵:「他們都不懂我、他們都不接受我、他們都不對我不好......,全世界的人都負我,所以我才會如此悲慘。」
看著莫妮卡沈溺在酒精中無法自拔的模樣、看著莫妮卡的年幼女兒站在醉酒母親身旁不知所措的模樣,我心裡一整個不舒服到極點,莫妮卡的行徑令我想起「一些往事」,因此我在筆記本上寫下:「莫妮卡的心態和行為非常的處女座!」
電影結束後,上網查了一下莫妮卡生日,9月20日生,正是處女座;嘖,我真準。(抱歉,我絕非攻擊所有處女座朋友皆是如此性格,我只是在莫妮卡身上看到兩個在我生命佔有「一席之地」的朋友的影子,哈!)
《給莫妮卡的華爾滋》不是難看的電影,它讓觀眾看見成功的得來不易、看到人的欠缺與努力補強、以及生命中總不缺席的誤解與和解戲碼等;《給莫妮卡的華爾滋》也讓觀眾聽見一首又一首好聽的金曲,並且了解到模仿他人的唱腔與演繹,終究只是在臨摹他人的生活,真正的歌手,懂著回溯自己文化的根源、懂著從自身經歷出發,唱出專屬於自己的靈魂。
只可惜《給莫妮卡的華爾滋》拍的稍嫌冗長,很多議題依然只是點到為止,例如膚色、性別、歧視、歌曲詮釋等問題;另外,我覺得《給莫妮卡的華爾滋》導演Per Fly沒有拍出音樂電影的「氛圍」,沒法用歌曲牽動觀眾(我)情緒(請參考柯恩兄弟導演的《醉鄉民謠》,音樂不只是音樂,更是與劇情完美融合在一起);還有,當電影主角的性格不討自己歡心時,影片就算拍的再精彩好看,也很難讓人投入情緒並產生共鳴,抱歉啊。
最後,我挺喜歡飾演莫妮卡的Edda Magnason,我覺得她素顏時的微笑,有美國甜心梅格萊恩的感覺;朋友則說:「我覺得她長得比較像妮可基曼!」;不管是像誰,Edda Magnason的英語標準又有美麗臉龐,可以考慮進軍好萊塢喔!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底下連結,聽一下Monica Zetterlund的現場表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tp-nbchmHU
作者:hatsocks
【香功堂-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