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大時代戰亂中的夢想、愛與生存信念
如果病魔阻撓,夫妻無法一生一世牽手到老,那就將人生最美一刻的樣子,留在最愛的人心中,不管再艱難的困境,都一定要努力活下去!
「飛機,是美麗的夢想,不該是戰爭的武器,或是商賈賺錢的利器。」這是20世紀日本零式戰機參與設計發明者堀越二郎(1903 – 1982),對屬於他一生最美夢想---「飛機」的定義。
然而生長於日本昭和時代(1926 – 1989)的他,生逢日本最清貧與戰禍連綿的年代,前半生歷經了日本關東大地震(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時年20歲)、日本經濟大蕭條(昭和4年,西元1929年,時年26歲)、日本侵華戰爭(昭和12年,西元1937年,時年34歲),與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 – 1945,時年36 ~ 42歲) 。
從小出於對飛機熬遊天際的美好嚮往,一生致力於飛機的研發,參與發明了零式戰機,卻因為戰亂的年代,原本象徵人類追求自由自在地熬翔天空的「飛機」,卻成了一種美麗而受到詛咒的事物。
動畫電影《風起》(日文:風立ちぬ),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動畫大師導演宮崎駿的封筆之作。電影根據小說家堀辰雄(1904- 1953)在1936-37年出版的作品「風吹了」(風立ちぬ年),以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刊登在月刊「Model Graphix」的連載漫畫「風起 妄想重返」(風立ちぬ 妄想カムバック),所進行改編的電影動畫。
電影原名「風立ちぬ」與堀辰雄的小說「風吹了」同名,「風立ちぬ」一詞是堀辰雄在小說裡,翻自法國詩人與作家保羅‧瓦勒里(Paul Val’ery,1871 – 1945)的著作「海濱墓園」(Le cimetière marin)裡一句話「Le vent se lève! ... il faut tenter de vivre!」
堀辰雄將原文翻譯成「風吹,唯有努力試著生存」(風立ちぬ いざ 生きめやも),這也成了貫穿《風起》整部電影的主題,描述了在那樣清貧的戰亂大時代,堀越二郎如何熱衷於追求造飛機的夢想,還有與妻子里見菜穗子,因風與關東大地震中初識、因風與大雨中重逢相戀,進而結婚攜手人生,卻又因為的妻子罹病早逝,兩人前半生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
此片成為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繼《崖上の波妞》睽違五年最新作,卻也是人生最後一部長篇動畫作品,《風起》入圍第七十屆威尼斯影展競賽項目,同時也入選多倫多影展及紐約影展。
《風起》於2013/7/20在日本上映,上映當周打破2013年日本境內開片票房紀錄,同時更寫下連續五周票房冠軍的輝煌紀錄,也寫下了宮崎駿導演與配樂大師久石讓第十度合作的紀錄。
《風起》這部電影,描寫了真實人物堀越二郎的大半人生,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向堀越二郎與堀辰雄致敬的一部作品。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自己的的父親曾經在航空機械工廠工作,希望能夠透過製作這部作品,而能了解父親更多一些,有著對親情的孺慕之情。跟電影中,從小失怙的堀越二郎與妹妹堀越加代(堀越 加代(ほりこし かよ),由寡母茹苦含辛溫柔地照顧長大的劇情,有著情感的投射。
電影《風起》的主角二郎,前半生經歷了大正與昭和年代,在20世紀日本最清貧的年代,地震天災、戰亂人禍造成不景氣、貧窮與疾病充斥的日本,在活得很辛苦的年代,人心,都不曾遺忘追逐美好的夢想。
二郎的青春歲月,身處在一個遠比現今日本更加晦暗的時代,關東大地震、全球經濟大恐慌、失業、貧困、結核病、革命、法西斯主義、言論限制及不斷爆發的戰爭;另一方面,大眾文化蓬勃發展,現代主義、虛無主義與享樂主義廣為流行,但有許多的日本青年像二郎一樣,卻從不曾放棄對生存活下去的信念。
對比於活在20世紀初期的人們,活在21世紀初期的現代人,一樣遭逢著不同的生存挑戰,身為一位走過人生風雨,桂冠滿身的大師與智慧長者,宮崎駿先生在電影《風起》也走出了過往給世人充滿奇幻風格的作品印象,不再有太多的大悲大喜,只有一泓清泉般的寧靜致遠。
看似平淡如細水長流的緩緩傾訴,卻蘊含著人生落幕前的返樸歸真大智慧,等待有慧根的年輕一代,來細細品味揣摩,如果能因此成就出,一段像是片中年輕主角堀越二郎,與喬瓦尼‧卡普羅尼跨越時空的神交,培養出新世代更恢泓的價值觀,就是人間最美的風景。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先生,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媒體的專訪中,暢談了拍攝這部電影的初始心路轉折,也提到他對於那個年代的人們,戰亂與小說的看法,非常有助於還未去看過的朋友,先行了解對觀看電影《風起》的拍攝理念。
作者:SJKen
【暗夜流光】